[发明专利]氨水介质冷电联供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7903.2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6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郝世超;戴军;刘丽娟;陶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盛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25/10 | 分类号: | F01K25/10;F25B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052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水 介质 冷电联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水介质冷电联供系统,属于低温发电、制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余热发电技术是指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余热制冷技术是指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冷量的技术。可回收余热,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价低廉且循环效率高运行简单稳定的氨水介质冷电联供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氨水介质冷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琳娜循环发电设备和制冷设备,卡琳娜循环发电设备包括蒸发器、回热器、冷凝器、分离器、给氨泵和汽轮发电机;制冷设备包括供冷机、节流阀及氨蒸汽喷射器,其中:
热源经由蒸发器的热介质通道循环流动,热源进入该热介质通道后将热量传递给流经蒸发器的冷介质通道的介质,蒸发器的冷介质通道的入口端连接回热器的冷介质通道的出口端,由给氨泵和氨蒸汽喷射器向回热器的冷介质通道内输送介质,蒸发器的冷介质通道的出口端连接分离器,分离器具有气体出口端及液体出口端,分离器的液体出口端连接回热器的热介质通道的入口端,分离器的气体出口端引出后分为两路,一路连接至汽轮发电机,另一路则连接至氨蒸汽喷射器的入口端,氨蒸汽喷射器的入口端还连接供冷器的气相出口端,回热器的热介质通道的出口端、汽轮发电机的出口端及供冷器的液相出口端汇流后连接冷凝器的热介质通道的入口端,该热介质通道的出口端引出后分为两路,一路连接给氨泵,另一路经由节流阀连接供冷机的入口端,冷却水经由冷凝器的冷介质通道循环流动,由冷却水带走流经冷凝器的热介质通道的介质的热量。
优选地,流经所述冷凝器的热介质通道的介质及流经所述蒸发器的冷介质通道的介质相同,均为氨水。
相对于传统发电技术和制冷技术,本发明采用卡琳娜循环技术,利用中低温热源,其循环效率在中低温范围内比常规朗肯循环高出20~50%,这在能量利用上是十分可观的,提高了运行可靠性和发电效率。同时采用喷射式制冷技术,将发电技术和制冷技术进行了优化结合,其技术成熟,经济可行。
本发明的优点是:1、首次将氨水发电和氨水制冷进行了优化结合,提供冷电联供,适用于各种低温余热,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2、制冷、发电系统共用了蒸发器,凝汽器,给氨泵等设备,同时共用了厂用电系统,控制系统,总体造价大幅度降低;3、制冷、发电系统采用了相同介质,与独立系统相比较,总调试运行维护费用低;4、制冷、发电负荷可随季节或者用户需求进行调整,达到最佳用能状态;5、设备简单,布置紧凑,可成套生产,成本较低;6、卡琳娜循环在低温(≤150℃)段,循环效率高,比常规朗肯循环高20~5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氨水介质冷电联供系统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氨水介质冷电联供系统,包括卡琳娜循环发电设备和制冷设备,卡琳娜循环发电设备包括蒸发器3、回热器2、冷凝器1、分离器5、给氨泵7和汽轮发电机6;制冷设备包括供冷机9、节流阀8及氨蒸汽喷射器10,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盛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盛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7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