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碱性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7992.0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7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井本雄三;武井雅朗;山根哲哉;伊藤武;高须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F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30 | 分类号: | H01M10/30;H01M4/6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蓄电池 | ||
1.一种碱性蓄电池(2),在该碱性蓄电池的容器内以密封状态同时容纳了电极组(22)和碱性电解液,所述电极组(22)由通过隔膜(28)相互重合的正极(24)及负极(26)所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24)具有正极合剂,该正极合剂含有:由氢氧化镍粒子所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粉末;以及分布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粉末中、由铝及铝化合物所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材料所形成的正极添加材料,
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粉末,所述正极添加材料的含有量U(重量份)在0.01≤U<1.5的范围内,
所述碱性蓄电池内含有Li,关于所述碱性蓄电池内Li的总量,在将Li换算成LiOH、求出每1Ah的正极容量所需Li重量的情况下,是20~30(mg/Ah)。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碱性蓄电池(2),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正极合剂,以使其密度要成为3.00g/cm3以上而进行加压成形。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碱性蓄电池(2),其特征在于,
所述氢氧化镍粒子具有以氢氧化镍作为主成分的基底粒子、和由含有Li的Co化合物所形成的覆盖于所述基底粒子表面的导电层。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碱性蓄电池(2),其特征在于,
所述碱性蓄电池内所含Li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作为LiOH包含在所述碱性电解液中。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碱性蓄电池(2),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正极合剂,以使其密度要成为3.00g/cm3以上而进行加压成形,
所述氢氧化镍粒子具有以氢氧化镍作为主成分的基底粒子、和由含有Li的Co化合物所形成的覆盖于所述基底粒子表面的导电层。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碱性蓄电池(2),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正极合剂,以使其密度要成为3.00g/cm3以上而进行加压成形,
所述碱性蓄电池内所含Li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作为LiOH包含在所述碱性电解液中。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碱性蓄电池(2),其特征在于,
所述氢氧化镍粒子具有以氢氧化镍作为主成分的基底粒子、和由含有Li的Co化合物所形成的覆盖于所述基底粒子表面的导电层,
所述碱性蓄电池内所含Li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作为LiOH包含在所述碱性电解液中。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碱性蓄电池(2),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正极合剂,以使其密度要成为3.00g/cm3以上而进行加压成形,
所述氢氧化镍粒子具有以氢氧化镍作为主成分的基底粒子、和由含有Li的Co化合物所形成的覆盖于所述基底粒子表面的导电层,
所述碱性蓄电池内所含Li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作为LiOH包含在所述碱性电解液中。
9.如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碱性蓄电池(2),其特征在于,
所述铝化合物含有由氢氧化铝及氧化铝所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DK株式会社,未经F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79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