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窄梯田混合坡面整地造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8152.6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0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曹世雄;江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世雄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窄 梯田 混合 整地 造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坡面整地造林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宽窄梯田混合进行坡面整地造林护坡的方法,属于工程造林领域。
背景技术
山地果园是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一个主要渠道。
受坡地条件的影响,早期技术多采用窄条梯田、隔坡反坡窄条梯田技术防治水土流失,但此类设计标准较低,较窄梯田难以抵挡强降水引发的梯田损毁,同时,修筑窄条梯田主要依赖人工作业,机械化程度低,工程效率低,在城市化进程冲击下,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直接影响到山地果园的开发与建设。上个世纪90年代后,为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问题,机修宽条梯田技术被广泛应用。但由于田埂修筑陡峭,高度过高,难以利用,其引发的重力侵蚀更是田埂崩塌、梯田毁坏的主要原因。如:20 世纪90 年代,机修梯田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大面积推广,由于地表景观的破碎性和田面宽度的增加,田面宽度由人工修筑时的4~5m增至14m以上,梯田地埂普遍按75°坡度设计施工,高出土壤自然休止角35°一倍以上,增加了土壤重力侵蚀的活跃程度, 加剧了重力侵蚀危害。据不完全统计,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半个世纪以前修筑的梯田保存率已不足30 %,主要是因重力侵蚀引起田埂崩塌后难以恢复所致。
如何开阔思路,设计一种兼顾性较强的坡地造林方法,使坡地造林可以长期、持久的生存和发展,就成为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情况和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可有效防治山地果园水土流失、并能克服重力侵蚀引发田埂崩塌危害的宽窄梯田混合坡面整地造林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宽窄梯田混合坡面整地造林方法,首先,用推土机在坡地推出宽条梯田,待梯田高度超过2-3m时,修筑窄条梯田,并逐次以梯田高度2-3m为标准,修筑宽条梯田或窄条梯田,形成一个宽条梯田与一个窄条梯田,或一个宽条梯田与多个窄条梯田相互间隔的混合梯田;接着,在梯田外边缘上修筑高边坎,人工夯实形成50×50cm的挡水边坎;最后,在梯田内种植经济树种或农作物,完成宽窄梯田混合坡面整地造林过程。
所述窄条梯田的数量随着坡地坡度的增加而增加。
所述窄条梯田的宽度为3-4m。
所述宽条梯田或窄条梯田的田面向内倾斜3-5°。
本发明所示的坡面整地造林方法,融合了宽条和窄条梯田各自的优点,降低了梯田高度,有效消除和减少了重力侵蚀引发的田埂崩塌现象,使用效果好,耐用性强。宽条与窄条梯田间隔搭配,利于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工程效率;如果利用窄条梯田栽种经济树木,利用宽条梯田种植农作物,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山地农林复合间作模式。其方法具有实用性强,方法简单的优点,特别适于在土层较厚的土质山区经济林建设和农业生产中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宽窄梯田混合坡面整地造林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过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述的坡面整地造林方法,首先,用推土机在坡地推出宽条梯田1,待梯田高度超过3m时,修筑窄条梯田2,并根据坡地坡度的情况,逐次按照梯田高度2-3m的标准修筑宽条梯田1或窄条梯田2,从而形成一个宽条梯田1与一个窄条梯田2,或一个宽条梯田1与多个窄条梯田2间隔的混合梯田,其中,窄条梯田2的宽度为3-4m,同时,保持修筑的宽条梯田1或窄条梯田2的田面向内倾斜3-5°;接着,在梯田外边缘上修筑高边3,人工夯实形成50×50cm的挡水边坎;最后,在梯田内种植经济树种,完成宽窄梯田混合坡面整地造林过程。
其中,对宽条梯田1的宽度并没有任何限制,其只根据梯田的高度进行了相应的宽、窄梯田搭配,以防止坡面滑坡或垮坡。而宽条梯田1相对窄条梯田2具有更好的防洪作用,能有效防止梯田埂坡水蚀的形成和发生。
窄条梯田2的宽度和数量只与坡地的角度有关,随着坡地坡度的增加,宽条梯田1无法形成时,则窄条梯田2会相应增加,从而形成一个宽条梯田1之上或两个宽条梯田1之间分布着几个窄条梯田2的情况。
为防止梯田埂坡受重力侵蚀产生垮塌,本例中,梯田高度间隔以2-3m为标准,避免了梯田过高带来的易于崩塌现象,增强了梯田埂坡的使用寿命,同时,为减少洪水对梯田的破坏,提高梯田结构的稳定性,在埂坡内侧的梯田边缘还修筑了高边坎3,高边坎3的尺寸为50×50cm。
研究表明,以上技术的工程成本仅为宽条梯田的70-75%,水土保持效率是窄条梯田的5-6倍。种植的梨树、枣树、山桃、李子、桃树、仁用杏、山杏、苹果等平均产量比传统的窄条梯田果园高20-25%。如果利用窄条梯田栽种经济树木,利用宽条梯田种植农作物,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山地农林复合间作模式,其方式特别适于在土层较厚的土质山区经济林建设和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世雄,未经曹世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81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