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确定助视器个体所需的增量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08303.8 申请日: 2010-01-18
公开(公告)号: CN103300814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8
发明(设计)人: B.莫尼克.贝克尔;吉泽斯-米格尔.卡贝扎-吉伦;蒂莫.克拉策 申请(专利权)人: 卡尔蔡司视觉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61B3/09 分类号: A61B3/09;A61B3/00;A61B3/103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邱军
地址: 德国***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确定 助视器 个体 增量 方法 装置
【说明书】: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1月18日且发明名称为“用于确定助视器个体所需的增量的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No.201010171631.1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助视器个体所需的增量的方法以及用于确定助视器个体所需的增量的装置。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适于执行所述方法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程序和产品具有适于执行所述方法的程序代码。

背景技术

下面,首先对以后所要引用的大量术语进行定义。

视敏度或视力V是生物体利用其可视器官感知到外部世界中的图案和轮廓等的能力。无量纲特征视力V被定义为

V=1′/(个体角度视敏度)    (1)

其中角度视敏度是仍然能感知到两个观察目标不相连的分辨能力(也叫做最小“辨距阈(separabile)”)。

根据DIN19040,5-3.12,眼睛的景深或成像深度T是设定点AE向前和向后的一个区域的大小,在该区域中,物点以视网膜图像的不可感知的模糊被成像。眼睛的成像深度T依赖于瞳孔直径和中心视敏度。当瞳孔直径为2.9mm且视敏度V为1.0时,理论上的成像深度T取决于在设定点AE两侧对应于0.1dpt的距离:光方向上的设定点后面10cm,光方向上的设定点前面10cm,结果得到20cm的成像深度,对应于大约0.25dpt(来源:Helmut Goersch,验光词典(Lexicon of Optometry),2001年第二版)。

使用距离ause作为眼主点(eye principal point)HA到物体的距离,该距离由测试人选择。

术语增量Add或近增量(near addition)被理解为表示连续视透镜或多焦点眼镜片的近部分的球面效应和远部分的球面效应之间的差。

调节(来自拉丁语:accomodare“适应,应用,固定”)表示为了改变眼内光路以便在视网膜平面内对不同距离的物体清晰地成像所作的操作。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根据关于调节的Helmholtz理论,弹性晶状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以改变屈光力。而Schachar理论又产生于眼睛晶状体在调节过程中所发生的向前位移。

同时,随着睫状肌拉紧,眼睛进行会聚运动,即,眼睛朝向彼此运动,这样视轴在注视点交叉。特别地,会聚运动是双眼合拢产生视觉印象合并的先决条件。此外,瞳孔收缩(会聚缩瞳)是自动发生的。在眼睛看近物的调整过程中发生的三个偶联反应(调节,会聚和协同瞳孔反射)被称为调节三元组(accommodation triad)或会聚反应。

远点屈光AR是远点距离aR的倒数,远点距离即从眼睛的物侧主点HA到物体位置的距离aobject,眼睛在所述距离中无需调节就可以清晰地感知物体。调节点屈光AE是焦点距离aE(也称作:调节距离)的倒数,焦点距离即瞬间调节的状态下成像在中央凹(fovea)并因此被清晰地看到的物点的距离aobject

由调节引起的每单位时间的焦点屈光AE的变化被表征为调节速度VA,其单位是dpt/s。调节速度VA由焦点屈光AE的变化与调节时间tA的比值得到。这取决于年龄和调节前后的焦点屈光AEV,AEn,其值大约在2到5dpt/s。

根据DIN 5340-15,以屈光度(dpt)为单位给出的调节需求A被认为是距离眼睛的物侧主点HA的物距aobject(以米为单位)的倒数。如果光学系统设置在眼睛的前面,则由此系统所生成的图像的距离替代物距aobject

在DIN 5340-12中,相对调节ΔArel被定义为用于实现不变的聚散度位置和不变的灵敏双目正常视觉的调节幅度ΔA的变化。调节幅度ΔA的变化通过具有球面效应的透镜而强制得到。

精神调节(mental accommodation)ΔApsych(近端调节=器械性近视)被认为是由于感觉到接近而由实物所触发的近调节Anear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蔡司视觉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卡尔蔡司视觉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83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