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8321.6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4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徐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阳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腔 体内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传输机构领域,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
背景技术
在真空腔体内传输管状工件(简称管件)时,为确保管件轴向定位,且为避免易碎材料损坏,如何避免管件与传输工装在传输期间的相对位移至关重要。易碎材料和传输工件间产生位移和冲击将大大增加工件破损的可能性。
在真空腔体中,一旦发生工件破损,往往需要破除真空,在大气环境下对破损工件进行清理。这将导致生产无法稳定,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便于对长形易碎管状材料传递,并且保证其无滑动位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其特点是,包括管叉、支撑轴和动力轴;所述管叉和所述支撑轴成对设置于所述动力轴上;所述管叉上部为内弧形叉,在工作中将一管状工件稳定容纳于弧形内;所述内弧形叉下连一转轴,所述转轴下连一配重块;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轴形成同轴转动配合,所述支撑轴由所述动力轴驱动作圆周运动。
所述的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动力轴带动所述支撑轴由下向上作圆弧运动,当所述管叉即将接触所述管状工件时,转动速度降低,所述管状工件在所述管叉的弧形底部的支撑下平稳离开原有支座,并带动所述管状工件作圆弧运动。
所述的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管状工件在作圆弧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配重块带动所述管叉绕所述转轴反向转动并保持所述管叉竖直,使所述管状工件在所述管叉内相对静止。
所述的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当所述管叉将所述管状工件送达预定位置时,转动速度降低,将所述管状工件平稳停留在一预定位置;所述管叉继续下行,与所述管状工件脱离。
所述的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管叉和所述支撑轴有多组,所述管叉装置还包括一对辐形支架,多组所述管叉和所述支撑轴成对设置在所述辐形支架上,所述辐形支架的转动轴心与所述动力轴连接。
所述的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动力轴是由调速电机或者调速齿轮带动的,在所述管叉从下部向上接触所述管状工件时以及在所述管叉从一预定位置向下脱离所述管状工件时,所述动力轴的转动速度为最小。
本发明通过采用带配重块的管叉装置,保证管件在传输过程中管叉竖直向上,同时管件保持在管叉的底部。由此避免在传输过程中因滚动、冲击等带来的易碎和定位困难的问题,从而使生产稳定性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装载了一管状工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位于一真空腔体内并由一组调速齿轮驱动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集成了一对辐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主要包括管叉1、支撑轴2和动力轴3,管叉1和支撑轴2成对设置于动力轴3上。管叉1上部为内弧形叉1-1,在工作中可以将一管状工件4很稳定地容纳于弧形内。内弧形叉1-1下连一转轴1-3,转轴1-3又下连一配重块1-2。转轴1-3与支撑轴2形成同轴转动配合,支撑轴2由动力轴3驱动作圆周运动。其中,动力轴3带动支撑轴2由下向上作圆弧运动,当管叉1即将接触管状工件4时,转动速度降低,管状工件4在管叉1的弧形底部的支撑下平稳离开原有支座,并带动管状工件4作圆弧运动。管状工件4在作圆弧运动的过程中,配重块1-2带动管叉1绕转轴1-3反向转动并保持管叉1竖直,使管状工件4在管叉1内相对静止。同理,当管叉1将管状工件4送达预定位置时,转动速度降低,将管状工件4平稳停留在一预定位置。然后管叉1继续下行,与管状工件4平稳脱离,完成输送任务。
如图3所示,该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位于一真空腔体7内,并由一组调速齿轮6驱动,使其转动速度可控。当然,其动力轴3也可以换成由调速电机带动,实现同样的效果。在管叉1的内弧形叉1-1从下部向上接触管状工件4时以及在管叉1的内弧形叉1-1从一预定位置向下脱离管状工件4时,动力轴3的转动速度为最小。
如图4所示,该用于真空腔体内传输的管叉装置集成了一对辐形支架5。图中管叉1和支撑轴2有多组,分别成对连接在两个辐形支架5上。辐形支架5的转动轴心与一根动力轴3连接,并在同一动力轴3的驱动下作圆弧运动。其余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阳,未经徐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83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