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8508.6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4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彩赢;庄嵘;林海佳;尚瑞;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F25B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志刚;吴贵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除霜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空调。
背景技术
热泵空调器吸收空气中低品位的热能,通过热泵循环将低品位的热能转化为品位较高的热能输出,其安装使用便利,因而热泵空调器成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热泵系统。但是热泵空调器作为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冬天制热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与室外空气进行换热,吸气空气中的热量使得经过换热器表面的气流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降低后结霜黏附在换热器翅片表面,从而影响换热效果,使得冬天热泵制热效果差甚至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对热泵空调器除霜做了大量研究及测试,其主要机理是通过四通阀换向或者是热气旁通使得高温的排气通过外机换热器进行化霜,而对于其进入化霜的控制方法也各有各的特点。在所公开的资料中,热泵型空调器冬天制热运行时进入除霜的条件通常要么是采用室内机的管温与房间的温度之间变化关系以及压缩机运行时间作为进入化霜的条件,要么是采用室外机的管温变化关系和压缩机运行时间作为进入化霜的条件。
目前现有的热泵型空调机组的除霜方法及进入除霜的条件通常都是在制热模式下,通过检测制热模式下运行时间及判断室内机管温、环境温度或者室外机换热器中间管温的变化,判断是否结霜,从而进入除霜的条件,也有一些热泵机组是通过采用低压传感器检测压力与制热运行时间判断进入除霜条件。但是这些控制方法尤其是利用室内机盘管温度检测的方法,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误判断或者判断不够准确。例如,实际工程安装过程中,室内机与室外机连接管的长度、室内温度的变化、室内机的风量变化以及室外环境变化,都会对室内机盘管的温度造成影响。
针对现有技术中热泵空调器在进行除霜控制时判断不准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空调,以更准确的判定空调进入除霜条件的控制方法,提高空调能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该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检测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其中,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为压缩机启动后的未除霜运行时间或上一次除霜后的运行时间;步骤S2:根据从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如果t≤第一预设时间t1,不进行除霜;如果第一预设时间t1<t≤第二预设时间t2,采用预设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t1<t2;如果t>第二预设时间t2,直接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进一步地,预设判定模式包括第一判定模式、第二判定模式和第三判定模式,采用预设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包括:如果第一预设时间t1<t≤第三预设时间t3,采用第一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如果第三预设时间t3<t≤第四预设时间t4,采用第二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如果第四预设时间t4<t≤第二预设时间t2,采用第三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t1<t3<t4<t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85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绳扣锁
- 下一篇:一种多层物品盛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