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肛肠病手术后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8670.8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2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丽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94;A61P1/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肛肠 术后 并发症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治肛肠病手术后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作为肛肠病的治疗方法,手术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差异,手术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的损伤,即并发症。肛肠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疼痛、出血、便秘、创口久不愈合、感染等。
中医学认为,肛肠术后疼痛多是由于湿热下注,阻滞经络气血运行所致。现代医学认为会阴肛门部位神经分布丰富、感觉敏锐,是引起肛肠术后疼痛的重要生理学基础,且肛肠手术所用的肛周麻醉维持时间较为短暂,故疼痛成为患者术后的不良感觉和情感体验;而疼痛使患者畏惧排便,粪便在肠道内长时间积存,大便排出困难,又与之形成恶性循环。
中药坐浴是将药物有效成分借助热水渗透至肛肠的局部从而起到治疗作用,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而采用超声雾化熏洗仪中药熏洗,是对肛门局部先雾疗,后熏洗。与坐浴相比,熏洗的优势在于:雾疗时其温度和雾量能够灵活调节设计,可根据患者的局部感受随时调节中药蒸汽分子到最佳效果,从而使中药成分持续有效地弥散并渗透进组织间隙、毛细血管及毛细淋巴管,最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冲洗时药力和热力的双重效应更得以最有效发挥,其喷水方式可根据肛门、肛周部位的不同而分别进行柱状、喷洒状冲洗;且喷嘴前后移动,可进行摆动冲洗,均匀按摩肛周穴位及反射区,这种刺激沿经络循行线进行传导,引起一系列的神经体液调节,激发肛周组织细胞的潜能,调节失衡状态,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调畅,从而使局部营养代谢改善,上皮组织、肉芽的生长环境改善,创面渗液消失,水肿消退,促进创面愈合,促进肛门功能恢复。同时熏洗的热效应、舒适感使患者心理放松、消除恐惧、减轻疼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传统药物药理进行研究后重新组方,提供一种疗效好、见效快、花费少的熏洗防治肛肠病手术后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肛肠术后采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熏洗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肛门部疼痛症状,在肛肠患者术后恢复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防治肛肠病手术后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土茯苓12-20份、马齿苋12-20份、地榆10-16份、荆芥10-16份、大黄10-16份、蒲公英10-16份、石菖蒲10-16份、薏苡仁40-60份。
上述的防治肛肠病手术后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土茯苓16份、马齿苋16份、地榆13份、荆芥13份、大黄13份、蒲公英13份、石菖蒲13份、薏苡仁50份。
优选地,上述的防治肛肠病手术后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是熏洗液。
本发明所述的防治肛肠病手术后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特别适合用于为肛肠病手术后的疼痛和水肿。
根据中医药史料记载,上述药物材的药理活性如下:
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主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 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选用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主治痢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选用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幼嫩茎叶。
地榆: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选用蔷薇科植物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的干燥根。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选用唇形科植物荆芥 (Nepeta cataria Linn Sp.) 的干燥地上部分。
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选自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的干燥根及根茎。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选自干燥蒲公英的全草。
石菖蒲: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丽,未经李伟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86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