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托鲁巴姆种子的催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8687.3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3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蔡鹏;房超;李跃建;刘独臣;刘小俊;梁根云;杨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卓仲阳 |
地址: | 61006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鲁巴姆 种子 催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领域,涉及一种种子的催芽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托鲁巴姆种子的催芽方法。
背景技术
茄子是茄科重要蔬菜作物,也是我国主要设施蔬菜作物之一,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大面积种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茄子生产国。但是,随着茄子设施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重茬、低温高湿及寡照等因素导致茄子的病害严重,尤其是枯萎病、青枯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的频发,已经严重影响了茄子产业的发展。由于茄子土壤传染性病虫害的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达3-7年,应用农药防治难度大,生产上大多采用嫁接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目前,在生产上表现较好并且应用较广的砧木是来源于日本的野生茄子托鲁巴姆。托鲁巴姆对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具有较高抗性,被国外专家称为“四抗”砧木品种,是目前为止抗性较好的茄子砧木品种之一。但托鲁巴姆种子小,休眠特性明显,正常播种发芽时间长、发芽率低、出苗整齐度差,限制了茄子嫁接栽培技术的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因此,解决托鲁巴姆的发芽难题,对茄子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生产价值。托鲁巴姆的最佳催芽方法的获得,可以缩短嫁接时间,提高嫁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茄子的集约化生产。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托鲁巴姆种子的休眠及催芽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采用不同的无机化学试剂或外源激素浸种催芽以及采用变温、吸湿-回干技术及其改进方法等多种托鲁巴姆种子的催芽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托鲁巴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但有些处理方法的发芽率仍不理想,且有些方法步骤繁琐,实验条件要求苛刻,成本高,难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在实际生产中,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率、幼苗存活率是种子催芽的重要评价指标。发明人在研究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催芽方法后,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催芽方法,不能同时做到短时间内实现高发芽率。
使用0.5%的MnCl2和0.5%的NaNO3溶液浸种,再使用吸湿-回干技术进行种子萌发,发芽指数可达10.21,发芽率达83.75%。
采用0.3%-2.0%K3PO4浸种36-48h,托鲁巴姆种子发芽率达85%。
采用0.5%-1.0%KNO3浸种36-48h,可使发芽率达85%,但该方法生产中应严格控制试剂浓度和浸种时间。
采用0.1%-0.5%NaNO3浸种48h,发芽率达85%,但NaNO3处理种子的稳定性较差,不适于生产应用。
发明人发现,影响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有:托鲁巴姆种子较小,含水量偏低;种皮的限制作用;胚的生理后熟作用;酶活性低且激素含量不平衡;抑制物质的存在;外界条件的限制。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有的处理方法发芽率不高,出苗时间长,这也将会导致幼苗长势不齐。
2.有的处理方法步骤繁琐,实验条件要求苛刻,成本高。例如催芽过程采用变温手段,需要使用变温设备,这样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增加了管理难度。
3.有的处理方法虽可以促使种子发芽,但发芽的种子易长霉菌,影响幼苗存活率和嫁接苗的质量。
4.有的处理方法涉及使用丙酮等有毒试剂,对用户和环境均有一定的毒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芽率高、出苗时间短、环境友好、管理方便、幼苗存活率高的催芽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托鲁巴姆种子的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托鲁巴姆种子放入搓洗袋中搓洗,然后将装有种子的搓洗袋置于流水中冲洗;
b)在浸种盘中铺设滤纸,并用赤霉素水溶液浸湿;经冲洗后的种子晾干,随后将其均匀地平铺在滤纸上;赤霉素水溶液浸过种子,且水珠不流动;
c)在种子上覆盖一层用蒸馏水或赤霉素水溶液浸湿的滤纸;
d)将浸种盘放入温度为28±1℃,培养箱中进行催芽,并保持滤纸湿润,保持水珠不流动;待种子发芽。期间观察,若滤纸较干,及时滴加蒸馏水,保持滤纸湿润,保湿状态以水珠不流动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8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