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钢针自缩打针筒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09214.5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2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钢针 针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具体为新型钢针自缩打针筒。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打针筒重复使用和针刺伤导致的交叉感染,目前已经研发出很多种钢针自缩打针筒,其针座由内外针座构成,为了确保内外针座间密封,一般设置密封圈,但是密封圈尺寸较大,导致外针座尺寸偏大,进而导致套筒的锥头过大,两者都无法符合临床器械普通采用的6∶100圆锥接头标准,即使其针头是可以拆卸的,也不能跟其他器械互配,大大限制临床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钢针自缩打针筒,其密封圈设置在外针座固定结构上方,不导致外针座和套筒锥头扩大,可以符合6∶100圆锥接头标准,扩大了临床使用范围,增加了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新型钢针自缩打针筒,包括护套、钢针、内针座、外针座、密封圈、套筒、活塞和推杆等,所述外针座与套筒锥头可固定配合,内针座位于外针座内,内外针座间有固定结构,密封圈位于内外针座间的固定结构的上方并密封内外针座间的空隙,内针座上带有钢针。
所述套筒锥头外壁有旋转卡位结构,外针座内壁有与之配合的旋转卡位结构,两个结构通过旋转结合,通过反向旋转松脱。
所述套筒锥头孔底部有至少一个可活动固定爪,固定爪卡住其上方的内针座,固定爪下侧为扩张引导斜面。
所述推杆中空,前端口设有推杆塞,推杆塞被推杆内壁的卡颈固定,推杆塞和推杆间设有被压缩的弹性体。
所述推杆塞顶部设有凸起,内针座底部中空,空腔底部设有卡颈。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把传统的针座分割成内外针座,以最小的变动实现毁型和防针刺两大功能。结构简单,配合尺寸要求低,自动化程度高,适合量产。
2、本发明的护套、钢针、内针座和外针座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更换,解决了目前自毁打针筒普遍存在的无法更换注射针的问题。
3、本发明的内外针座间的密封圈上移,位于外针座固定结构上方,不导致外针座和套筒锥头扩大,可以符合6∶100圆锥接头标准,扩大了临床使用范围,增加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钢针自缩打针筒整体示意图;
图2为外针座与套筒锥头的局部配合图;
图3为推杆塞与内针座结合并被反向顶脱示意图;
图4为毁型结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新型钢针自缩打针筒包括有护套1、钢针2、内针座3、外针座4、密封圈5、套筒6、活塞7和推杆8。外针座4与套筒锥头61固定配合,其具体配合方式为外针座旋转卡位结构42与套筒锥头外壁旋转卡位结构62通过旋转紧密配合,并且可以通过反向旋转轻松松脱,实现针头拆卸和更换。内针座3位于外针座4内,并且外针座固定结构41通过限制内针座固定结构31前移,起到防止内针座3向前松脱的作用。密封圈5位于外针座固定结构41上方并密封内外针座间隙,即起到密封作用,又不导致外针座4和套筒锥头61扩大变粗。内针座3上带有钢针2。套筒固定爪63卡住内针座3,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提前回缩。推杆8前端设有推杆塞81并且被推杆内壁卡颈82固定,推杆塞81和推杆8之间设有被压缩的弹性体83。推杆塞81顶部有凸起84,可以与内针座卡颈32卡固配合。
如图2所示,外针座旋转卡位结构42与套筒锥头外壁旋转卡位结构62通过旋转紧密配合,并且可以通过反向旋转轻松松脱。
如图3所示,完成打针后,推杆8推到底,撑开套筒固定爪63,消除内针座3回缩限制,同时推杆塞顶部凸起84挤入内针座3底部空腔,完成结合。继续前推推杆8,由于外针座固定结构41限制内针座3前移,故推杆塞81被内针座3反向顶脱,推杆塞尾端85突破推杆内壁卡颈82。
如图4所示,所有限制回缩的结构都被突破,钢针2、内针座3和推杆塞81在弹性体83的弹性回复作用下自动回缩,彻底毁型并且防针刺。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只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设计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的变化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9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