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轴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9282.1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8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M·T·赛克斯;秦捷;K·R·福尔茨;K·E·韦德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2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艳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连接器 | ||
1.一种同轴连接器(302),包括插座触头(310)和介电插入构件(312),所述插座触头(310)具有配合端(330)、端接端(332)和延伸在其间的中心触头轴线(328);所述插座触头包括触头壁(340),所述触头壁围绕所述触头轴线延伸并限定触头腔(342);所述触头壁具有位于所述配合端处的壁边缘(376),所述壁边缘限定了通向所述触头腔的触头开口(378);所述触头腔构造成通过所述触头开口接收配合连接器(402)的插针触头(410);所述介电插入构件(312)具有中心孔(341),所述中心孔接收和保持所述插座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插入构件包括具有插入开口(370)的配合面(366),所述插入开口(370)提供了进入所述中心孔的入口,所述介电插入构件还包括环绕所述插座触头的主体部(372)和限定了所述插入开口的罩部(374),所述罩部从所述主体部向着所述触头轴线径向向内突出,使得所述罩部覆盖所述壁边缘并且在配合过程中引导所述插针触头进入所述触头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围绕所述插入开口(370)的所述罩部(374)成形为:当所述插针触头沿着所述触头轴线(328)以未对准的方式移动时向着所述触头开口(378)引导所述插针触头(410),所述罩部防止所述插针触头(410)碰到所述壁边缘(37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罩部(374)限定了所述插入开口(370)的直径(DB1),所述主体部(372)限定了所述中心孔(341)的直径(DB2),其中紧邻所述插针触头(410)越过所述罩部之前的位置处所述插入开口的所述直径(DB1)小于紧邻所述插针触头越过所述罩部之后的位置处所述中心孔的所述直径(DB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触头壁(340)限定了所述触头腔(342)的直径(DC1),所述触头腔的直径随着所述触头壁从所述壁边缘(376)沿着所述触头轴线(328)延伸而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触头壁(340)限定了所述触头腔(342)的第一和第二直径(DC1,DC2),所述第一直径位于所述壁边缘(376)处,所述第二直径定位成距所述壁边缘一定距离,其中所述第一直径的尺寸设计成允许所述插针触头(410)通过所述触头开口(378)自由地移动,并且所述第二直径的尺寸设计成小于第一直径使得所述触头壁将与所述插针触头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罩部(374)限定了所述插入开口(370)的直径(DB1),所述插座触头(310)在所述壁边缘(376)处具有边缘直径(DE),其中紧邻所述插针触头(410)越过所述罩部之前的位置处所述插入开口(370)的所述直径小于所述边缘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触头壁(340)由片状导电材料冲压形成以包括筒状部(350)和插座梁(352),所述插座梁(352)从所述筒状部沿着所述触头轴线(328)延伸,所述插座梁延伸至所述配合端(330),并且限定所述壁边缘(376)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随着所述插座梁从所述筒状部(350)延伸至所述配合端(330),所述插座梁(352)向着所述触头轴线(328)径向向内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介电插入构件(312)的中心孔(341)的尺寸设计成足够大,使得当所述插座梁与所述插针触头(410)接合时,允许所述插座梁(352)弯曲远离所述触头轴线(32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还包括具有主腔(386)的外部触头(380),所述介电插入构件(312)和所述插座触头(310)设置在所述主腔(386)中,所述外部触头具有构造成与所述配合连接器(402)接合的接口端(388),其中所述外部触头包括主体部(382)和具有所述接口端的端部(384),所述端部包括触头缘(514),所述触头缘(514)从所述主体部向着所述触头轴线径向向内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92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