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全液压式风力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0616.7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顾煜炯;王兵兵;黄委;刘圣冠;赵伟;雷少博;李佳佳;张婷婷;杨伟鹏;史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液压式 风力 发电 系统 | ||
1.一种新型全液压式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油箱(1)、风轮(2)、风轮转轴(3)、转速转矩传感器(4)、单输入双输出齿轮箱(5)、第一离合器(6-1)、第二离合器(6-2)、大排量定量液压泵(7)、小排量定量液压泵(8)、第一变量马达(9-1)、第二变量马达(9-2)、第三变量马达(9-3)、第四变量马达(9-4)、第一换向阀(10-1)、第二换向阀(10-2)、第三换向阀(10-3)、第四换向阀(10-4)、第五换向阀(10-5)、第一溢流阀(11-1)、第二溢流阀(11-2)、第三溢流阀(11-3)、第一蓄能器(12-1)、第二蓄能器(12-2)、第一压力表及压力表开关(13-1)、第二压力表及压力表开关(13-2)、第一单向阀(14-1)、第二单向阀(14-2)、第三单向阀(14-3)、第四单向阀(14-4)、第五单向阀(14-5)、补油泵(15)、电动机(16)、吸油滤油器(17)、精滤油器(18)、第一滤油器(19-1)、第二滤油器(19-2)、第一发电机(20-1)和第二发电机(20-2)组成;其中,
所述风轮(2)通过风轮转轴(3)与单输入双输出齿轮箱(5)的单端输入端相连,在风轮转轴(3)上,设有转速转矩传感器(4);
所述大排量定量液压泵(7)的输入端经第一离合器(6-1)与单输入双输出齿轮箱(5)的上侧输出端相连;所述大排量定量液压泵(7)的出油口经第一换向阀(10-1)分别与第二滤油器(19-2)、第二变量马达(9-2)、第三变量马达(9-3)和第四变量马达(9-4)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10-1)出油口与第二滤油器(19-2)进油口之间,设有第一溢流阀(11-1);所述第一换向阀(10-1)的出油口与第二变量马达(9-2)的进油口之间,设有第三换向阀(10-3);所述第一换向阀(10-1)的出油口与第三变量马达(9-3)的进油口之间,设有第四换向阀(10-4);所述第一换向阀(10-1)的出油口与第四变量马达(9-4)的进油口之间,设有第五换向阀(10-5);
所述小排量定量液压泵(8)的输入端经第二离合器(6-2)与单输入双输出齿轮箱(5)的下侧输出端相连;所述小排量定量液压泵(8)的出油口经第二换向阀(10-2)分别与第一滤油器(19-1)和第一变量马达(9-1)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二换向阀(10-2)的出油口第一滤油器(19-1)的进油口之间,设有第二溢流阀(11-2);
所述第一蓄能器(12-1)经第一压力表及压力表开关(13-1)后,分别与所述第一换向阀(10-1)的出油口和第一溢流阀(11-1)的进油口相连;
所述第二蓄能器(12-2)经第二压力表及压力表开关(13-2)后,分别与所述第二换向阀(10-2)的出油口和第二溢流阀(11-2)的进油口相连;
所述大排量定量液压泵(7)的进油口与小排量定量液压泵(8)的进油口相连;
所述小排量定量液压泵(8)的进油口与第一单向阀(14-1)、精滤油器(18)和补油泵(15)的出油口依次相连;
所述第一变量马达(9-1)的出油口、第二变量马达(9-2)的出油口、第三变量马达(9-3)的出油口、第四变量马达(9-4)的出油口均与小排量定量液压泵(8)的进油口相连;
所述第一变量马达(9-1)的输出端与第二变量马达(9-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变量马达(9-2)的输出端与第一发电机(20-1)相连;
所述第三变量马达(9-3)的输出端与第四变量马达(9-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四变量马达(9-4)的输出端与第二发电机(20-2)相连;
所述电动机(16)与补油泵(15)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二单向阀(14-2)与第一变量马达(9-1)并联;
所述第三单向阀(14-3)与第二变量马达(9-2)并联;
所述第四单向阀(14-4)与第三变量马达(9-3)并联;
所述第五单向阀(14-5)与第四变量马达(9-4)并联;
所述吸油滤油器(17)位于油箱(1)内,补油泵(15)的进油口通过管道经油箱(1)壁与吸油滤油器(17)的出油口相连;
第三溢流阀(11-3)、第一滤油器(19-1)和第二滤油器(19-2)的出油口均通过管道与下端的油箱(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06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