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追尾碰撞安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0877.9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3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葛如海;洪亮;朱泳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2/427 | 分类号: | B60N2/427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追尾 碰撞 安全 座椅 | ||
1.一种机动车追尾碰撞安全座椅,座椅包括头枕(8)、头枕导杆(7)、座椅骨架(1),头枕(8)与头枕导杆(7)固定连接,座椅骨架(1)为L形,其上部有两缺口,可供头枕导套(6)前后自由滑动,头枕导套(6)呈L形,其在座椅内的放置方向与座椅L形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座椅还包括上圆轴(4)、下圆轴(5)、连杆(3)、压力板(2),座椅骨架(1)缺口内置固定的弹性块状物(9),机动车座椅骨架(1)两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上圆轴(4)、下圆轴(5),上圆轴(4)从头枕导套(6)拐角圆孔内横穿,下圆轴(5)从压力板(2)上端圆孔内横穿,头枕导套(6)可绕上圆轴(4)自由旋转,压力板(2)可绕下圆轴(5)自由旋转,头枕(8)为长方体,下有两头枕导杆(7)与之固定连接,头枕导杆(7)活动式插入头枕导套(6)向上面凹面的两突起中,导套(6)两面均成凹面,连杆(3)一端通过圆轴活动连接于头枕导套(6)凹陷中间,压力板(2)为长方体,其下端中间向内凹陷,连杆(3)一端通过圆轴活动连接于压力板(2)的凹陷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追尾碰撞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弹性块状物(9)为泡沫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机动车追尾碰撞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弹性块状物(9)必须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才发生弹性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追尾碰撞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压力板(2)下端的高度与追尾碰撞中乘员腰部撞击座椅靠背的位置相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追尾碰撞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连杆(3)与头枕导套(6)、压力板(2)活动连接方式为转动铰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08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碳化硅复合电热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