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导体和光导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11217.2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4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休伯特·兹维克;赫尔曼·凯勒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V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 11326 | 代理人: | 汪勤 |
地址: | 德国罗***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体 装置 | ||
1.一种用于照明设备的光导体(50,90,110,120),具有:
耦入部段(12),该耦入部段具有至少一个耦入面(14)以将光耦入到光导体(50,90,110,120)中;
沿着主光导线(18)延伸的光导部段(52,92,112,124),其由至少一个沿着主光导线(18)延伸的主光导面(54,94,114,121-123)限界,并构造为使得光能够从耦入部段(12)出发通过在主光导面(54,94,114,121-123)上的内部的全反射沿着主光导线(18)被引导;
多个耦出元件(30,64-70,72,82,98,116,125),
其中每个耦出元件(30,64-70,72,82,98,116,125)这样设置在主光导面(54,94,114,121-123)上,使得光能够从光导体穿过光导体(50,90,110,120)的相应配设的光出射面(34,78)被耦出,
其中耦出元件沿着主光导线(18)错开地设置在主光导面(54,94,114,121-123)上,
其特征在于,
光导部段(52,92,112,124)包括具有在从耦入部段(12)出发沿着主光导线(18)的方向上减小的光导横截面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体(50,90,110,12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部段的尺寸在垂直于主光导面(54,94,114,121-123)的方向上沿着主光导线(18)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部段(52,92,112,124)的尺寸在平行于主光导面(54,94,114,121-123)的方向上沿着主光导线(18)减小或保持不减小,特别是保持恒定或局部增大。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光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部段构造为板形或杆形的。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光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部段(52,121-123)和/或所述主光导面构造为弯曲或多次弯曲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光导体(9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部段(92)具有端面(24),该端面在光导部段背离耦入部段(12)的方向上沿着主光导线(18)限界光导部段(92),其中,所述端面(24)具有比最小的光导横截面更小的面积。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光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24)设置为使得对于沿着主光导线(18)在光导部段(16)中延伸的光束在端面(24)上产生内部的全反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光导体(50,90,110,120),其特征在于,耦出元件(30,64-70,72,82,98,125)具有至少一个全反射面(36,74-76,99-102),该全反射面设置为使得对于从光导部段(52,92,112,124)延伸到耦出元件(30,74-70,72,82,98,125)中的光束产生内部的全反射。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光导体(50,90,110,120),其特征在于,配设给相应的耦出元件(30,64-70,72,82,98,125)的光出射面(34,78)设置在相应的耦出元件(30,64-70)上,或者设置在光导部段(16)上、特别是相对于主光导线(18)垂直地相对置地设置在相应的耦出元件(82)上。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光导体(50),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出元件(64-70)沿着主光导线(18)直接彼此邻接地设置在主光导面(54)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光导体(90,110,12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部段具有多个中间部段(104),其中,各个中间部段(104,128)分别设置在每两个沿着主光导线(18)接连的耦出元件(98,116,124)之间。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光导体(1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段(128)具有沿着主光导线(18)至少局部地扩大的光导横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未经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12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