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装置及用于重新组态一移动装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1872.8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0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梁太荣;托尔伯特·威廉·海伍德;高见沢浩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22;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装置 用于 重新 组态 方法 | ||
1.一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天线,具有一第一通道以及一第一流体,其中该第一通道定义一第一内部空间,该第一流体具有电传导性且位于该第一通道内,该第一流体还具有小于该第一内部空间的一第一体积;以及
一第一天线馈入点,其中该第一天线馈入点的配置是对应于当该移动装置处于一第一轴向时,使该第一流体与该第一天线馈入点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第二天线,具有一第二通道以及一第二流体,其中该第二通道定义一第二内部空间,该第二流体具有电传导性且位于该第二通道内,该第二流体还具有小于该第二内部空间的一第二体积;以及
一第二天线馈入点,其中该第二天线馈入点的配置是对应于当该移动装置处于一第二轴向时,使该第二流体与该第二天线馈入点电性连接,并且使该第一流体与该第一天线馈入点之间的电性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移动装置处于该第一轴向时,该第二流体与该第二天线馈入点之间的电性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天线馈入点以及该第二天线馈入点分别位于该移动装置的不同角落;以及
于该第一天线馈入点与该第二天线馈入点之间,该移动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个天线馈入点,借以在该移动装置处于该第一轴向或该第二轴向时激发一个以上的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二通道不具有电传导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道具有一第一分段部、一第二分段部以及一中间分段部,且该第一分段部与该第二分段部透过该中间分段部相互连接;以及
该第一天线馈入点配置于该中间分段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间分段部的截面积分别大于该第一分段部以及该第二分段部各自的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段部具有一末端,且该第一分段部由该中间分段部成直线地延伸至该末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段部沿着自身的一段长度具有一致的截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动装置具有一外壳,该外壳具有多个周边侧缘;以及
该第一分段部、该第二分段部以及该中间分段部各自平行于该些周边侧缘中相应一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具有一外部角落;以及
该中间分段部邻近该外部角落。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段部短于该第二分段部。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段部的内部空间小于该第二分段部的内部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第一阻抗匹配单元,其是用以操作性地改变该第一天线的一阻抗;
其中该第一阻抗匹配单元的定向是对应于当该移动装置处于该第一轴向时,使该第一流体与该第一阻抗匹配单元电性连接,且亦对应于当该移动装置处于该第二轴向时,使该第一流体不与该第一阻抗匹配单元电性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多个阻抗匹配器,其是用以选择性地与该第一流体电性连接以选择性地改变该第一天线的一阻抗。
16.一种用于重新组态一移动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利用受重力导引的一导电流体的流动,以选择该移动装置的一天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重新组态一移动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导电流体形成该天线的至少一部分以传递多个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重新组态一移动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天线为一第一天线,且该导电流体为一第一导电流体,该方法还包含:
利用受重力导引的一第二导电流体的流动,以选择该移动装置的一第二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18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可控的各向异性零折射率器件
- 下一篇:电池组液流叠层换热扁管束结构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