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磨主轴锥孔的专用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2162.7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2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琪聪;杨伟;殷毓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嘉维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轴 专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磨主轴锥孔的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带锥孔的主轴是机械加工中常见零件之一,主轴莫氏锥度孔称为工具圆锥,锥度接近1∶20,作用是传递扭矩和加工、检测的精确定心;某主轴锥孔的高精度要求是该主轴的主要技术指标,锥孔磨削是主轴加工中最重要的关键工序;为了要保证锥孔与轴承位的同轴度和锥面的表面粗糙度采用先磨外圆后磨锥孔,即精磨外圆后拆下堵头,再精磨锥孔,典型的装夹方法是:三爪夹主轴右端,上中心架支承左端,经找正后磨削锥孔;但是这种方法调整找正难度大,如果零件的中心高偏离磨头砂轮的中心高,将产生双曲线误差,锥孔的同轴度指标仍然无法保证,同时,中心架三支点在磨削过程中摩擦精磨过的外圆,影响外圆表面粗糙度,另外,三爪夹紧力过大也会影响外圆的圆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磨主轴锥孔的专用夹具,使用该夹具后能加工出高精度主轴锥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磨主轴锥孔的专用夹具主要由内六角螺钉、压板和套筒组成,其中,压板和套筒通过内六角螺钉相连接。
一种精磨主轴锥孔的专用夹具,采用6个内六角螺钉和6个压板均匀分布与套筒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其他装夹方式相比,这种精磨主轴锥孔的专用夹具组件数量少、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它采用合理的辅助基准过渡,通过套筒与零件几个高精度配合面的定位和测量,便于调整找正,磨削加工精度易保证,能达到锥孔加工各项高精度技术指标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精磨主轴锥孔的专用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精磨主轴锥孔的专用夹具装夹示意图。
图3是一种精磨主轴锥孔的专用夹具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六角螺钉,2、压板,3、套筒,4、主轴,5、磨床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一种精磨主轴锥孔的专用夹具,主要由内六角螺钉1、压板2和套筒3组成,其中,压板2和套筒3通过内六角螺钉1相连接。
如图3所示,套筒3的下端面要求表面粗糙度最大允许值Ra0.4,平面度小于0.001mm,可通过平磨后精研达到;零件设计基准轴承位外圆Φ80 与主轴左端面、外圆Φ108 右端面、外圆Φ80g6 等配合面均为外圆磨床在一次装夹中磨出,且经过粗磨、精磨两道工序,位置精度优于图纸要求,专用夹具以其作为定位和测量的辅助基准。
如图2中所示,磨床吸盘5吸套筒3下端面,靠磨工装套筒3上端面,要求上下端面平行度<0.002mm,使用时先将主轴4装入套筒3内孔,套筒3上端面顶靠主轴4Φ108外圆右端面,再用6 个M10 内六角螺钉1及压板2联接主轴4和套筒3;校主轴4外圆Φ80g6 及左端面跳动<0.002mm,精调主轴4与专用夹具组件的位置,调整到位后拧紧螺钉;在加工过程中,利用这种专用夹具,采取轴肩定位、整体位移找正的方法,可以保证锥孔中心线与磨头砂轮的回转中心线在水平方向上的等高性调整至最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嘉维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嘉维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21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山苏萃取物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α-微管蛋白抑制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