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与连杆的快速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3401.0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4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旭光;薛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福碧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14 | 分类号: | F16J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连杆 快速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活塞与连杆,尤其是液体处理装置中的一种活塞与连杆的快速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很多产品上需要用到活塞和连杆结构,通过连杆推动活塞在其行程内来回运动,实现不同工作状态的转换。连杆与活塞之间的连接如何快速且可靠,是关乎到产品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运作时各个工作状态是否准确的关键所在。现有的液体处理装置中,活塞与连杆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在活塞的内腔中设有螺纹,有一个端塞,其端部直径与活塞内腔配合,且外端面上设有外螺纹,通过一个不锈钢金属销沿径向穿过连杆和端塞,将连杆固定在端塞上,然后将端塞旋入活塞中,实现了连杆与活塞的相连。这种结构安装较为繁琐,且不锈钢金属销的成本很高,另外,螺纹结构的固定方式,很容易使用户在过程中使用反方向拧连杆时,使螺纹松动,进而影响到活塞行程的准确性,造成不良后果。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塞与连杆的快速连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活塞与连杆之间安装繁琐、成本高和影响活塞形成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塞与连杆的快速连接结构,包括活塞、连杆和端塞,所述端塞为圆筒状,所述活塞的内腔和端塞的外圆周上靠近其中一个端面处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所述端塞的内腔为一圆孔,所述端塞的另一个端面形状为十字形,即中间为圆形中心,圆形中心通过沿径向分布的辐条与端塞相连;在所述圆形中心上设有圆形卡孔,所述圆形卡孔与所述端塞的内腔同心,所述圆形中心上开设有沿圆形中心径向分布的开口导槽,所述开口导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圆形卡孔的直径;所述连杆包括一个圆柱直杆本体,在所述圆柱直杆本体末端有一个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导槽的宽度,所述环状凹槽的直径小于所述圆形卡孔的直径;所述圆柱直杆本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形卡孔的直径。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活塞与连杆的快速连接结构,将连杆的环状凹槽部分直接通过开口导槽扣入到端塞的圆形卡孔中,然后将端塞和活塞通过螺纹连接起来,实现了快速装配。与原先的结构相比,省去了不锈钢金属销的使用,降低了成本。连杆可在圆形卡孔中自由旋转而不能沿轴向单独自由运动,故在连杆带动活塞沿轴向运动时,无论如何旋转,均不会使端塞和活塞之间的螺纹松动,保证了活塞行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端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一种活塞与连杆的快速连接结构,包括活塞1、连杆和端塞3,所述端塞3为圆筒状,所述活塞1的内腔和端塞3的外圆周上靠近其中一个端面处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所述端塞3的内腔为一圆孔,所述端塞3的另一个端面形状为十字形,即中间为圆形中心4,圆形中心4通过沿径向分布的辐条5与端塞3相连;在所述圆形中心4上设有圆形卡孔6,所述圆形卡孔6与所述端塞3的内腔同心,所述圆形中心4上开设有沿圆形中心4径向分布的开口导槽5,所述开口导槽5的宽度小于所述圆形卡孔6的直径;所述连杆包括一个圆柱直杆本体2,在所述圆柱直杆本体2末端有一个环状凹槽7,所述环状凹槽7的直径径大于所述开口导槽5的宽度,所述环状凹槽7的直径小于所述圆形卡孔6的直径;所述圆柱直杆本体2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形卡孔6的直径。
在装配时,只需将连杆的环状凹槽7处通过开口导槽5卡入圆形卡孔6中,然后将端塞3旋入活塞1内,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装配方便快捷。因环状凹槽7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导槽5的宽并小于所述圆形卡孔6的直径,故连杆可在圆形卡孔6内自由旋转,连杆带动活塞1沿其轴线运动,实现不同工作状态的切换。在运动过程中,无论连杆如何旋转,均不影响端塞3与活塞1之间的螺纹连接的松紧,故只要在装配时装到位,则后面的工序或者使用不会对螺纹的松紧造成影响,故提高了活塞运动行程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福碧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福碧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3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开挖分动器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粉末冶金主动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