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污水的催化气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3600.1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善文;赵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善文;赵立军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污水 催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气浮工艺处理污水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为载体去粘附水中疏水基的物体,使其小气泡和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其整体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从而实现固固分离或者液固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投加絮凝剂(或不投加絮凝剂)可有效去除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质,但却不能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物质,从而使其功效和应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尤其是在溶解性污染物质含量较高时,其功能和作用就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催化气浮装置,以解决目前气浮装置处理污水时不能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物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方案一:所述装置包括催化氧化反应容器、填料、溶气进水管路、溶气出水管路、气液混合泵、气浮机、气浮机进水管和气浮机出水管,气浮机的气浮池分别设有气浮机进水管和气浮机出水管,气浮机的气浮池的底部与溶气进水管路的一端连通,溶气进水管路的另一端与催化氧化反应容器的上部的进水口连通,溶气进水管路装有气液混合泵,催化氧化反应容器的中部设有填料,催化氧化反应容器的底部出水口与溶气出水管路的一端连通,溶气出水管路的另一端与气浮机底部的进水口连通且该溶气出水管路的端口上设有气浮机的释放头。
方案二:所述装置包括催化氧化反应容器、填料、溶气进水管路、溶气出水管路、气液混合泵、气浮机、气浮机进水管、气浮机出水管、出气管路、循环加压泵和出水管路,气浮机分别与气浮机进水管和气浮机出水管连通,气浮机的气浮池的出液口与溶气进水管路的一端连通,溶气进水管路的另一端与催化氧化反应容器的上部的进液口连通,溶气进水管路装有气液混合泵,催化氧化反应容器的中部设有填料,催化氧化反应容器的底部出液口与溶气出水管路的一端连通,溶气出水管路的另一端与气浮机的气浮池底部的第一进液口连通,空气压缩机与气浮机的溶气罐的进气口连通,气浮机的溶气罐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路与气浮机的气浮池底部的进气口连通,气浮机的溶气罐的底部出液口通过出水管路与气浮机的气浮池底部的第二进液口连通且该出水管路的端头上设有气浮机的释放头,出气管路上设有循环加压泵,气浮机的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路与气浮机的溶气罐连通。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能够同时实现胶体、悬浮物和溶解性有机物质高效去除,即对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非溶解性物质(胶体与悬浮物质)均可有效去除。使用本装置处理污水后,SS去除率较现有气浮增加10%-30%(压力溶气罐体积增大,溶气量更多);COD去除率在气浮出水基础上提高30-60%;石油类去除率增加40-70%(现有气浮只降解悬浮油,催化气浮催化降解乳化油和溶解油),经传统气浮后石油类在25-30mg/L,催化气浮后石油类低于10mg/L,可以达到5mg/L;色度去除率达80-99%,传统气浮没有脱色作用,催化气浮基本可以将色度完全去除;提高B/C比,可以提高出水的B/C比100-300%,为生化净水提供保障,而传统气浮无此功能;有毒有害溶解性物质去除:经催化气浮后可有效去除水中的苯酚、氰化物等生物毒性物质,去除率达9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案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方案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装置包括催化氧化反应容器2、填料3、溶气进水管路4、溶气出水管路5、气液混合泵6、气浮机8、气浮机进水管9和气浮机出水管10,气浮机8的气浮池分别设有气浮机进水管9和气浮机出水管10,气浮机8的气浮池的底部与溶气进水管路4的一端连通,溶气进水管路4的另一端与催化氧化反应容器2的上部的进水口连通,溶气进水管路4装有气液混合泵6,催化氧化反应容器2的中部设有填料3,催化氧化反应容器2的底部出水口与溶气出水管路5的一端连通,溶气出水管路5的另一端与气浮机8底部的进水口连通且该溶气出水管路5的端口上设有气浮机8的释放头11。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催化氧化反应容器2为耐臭氧材质容器。其它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装置还包括臭氧发生器7,臭氧发生器7的臭氧出口端与气液混合泵6连通。其它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善文;赵立军,未经徐善文;赵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3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