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旱作直播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4119.4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9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保;李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连保;李海英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旱作 直播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特别涉及到一种水稻旱作直播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到目前为止,一般都是采用大水满灌的耕作方式,耗水量大,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同时由于气候的变化我国有部分水稻种植地区缺水而导致当地水稻减少。
利用地膜覆盖进行水稻旱田种植以达到节水增产的技术方法是现有的比较新的技术方法,这些技术方法也得到了推广应用。但是这些技术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所需滴灌带和地膜较多,成本较高,同时常年使用地膜覆盖方法进行水稻旱田种植的话,田地土壤里就会产生较多的地膜碎片,时间一长对土壤污染较大。
大水漫灌式水稻栽培方法,也就是稻秧苗移栽方法,由于太阳蒸发和渗漏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稻秧苗移栽需要在深水里才能成活,一般4-7天,水深5-7cm左右。当上一茬农作物收割后剩下的秸秆一般在此栽培方法中都没有较好地进行还田,因为建立水层时,割断后的部分秸秆就会浮在水面上,在风吹的作用下,秸秆就会压倒或者覆盖在移植秧苗上,从而导致秧苗死亡。另外,如果插秧时秧苗插在秸秆上,就会使秧苗浮在水面上而不能成活。成活后的秧苗会长出新根在土壤3-5厘米深,如果没有水层,那么在太阳的照射下就会变成僵苗,不分蘖且容易死亡。种植者往往会将秸秆进行焚烧,由此,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此外,由于秸秆还田没有解决好,加上土地不施或很少施农家肥,有机肥,使土地越种越贫瘠,化学肥料越施越多,流失也严重.而且.由于水稻长期泡在水中生长,水稻病虫害发生严重,农药的使用量和次数也越来越多.同时,由于水稻灌溉技术的落后,劳动力的短缺,多年来水稻单产增幅很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旱作直播种植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水稻旱作直播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准备喷灌设备:将升降式微喷灌设备埋设在待种地面下方30-40cm;
整田:将待种地面的上一茬农作物的秸秆切成段,该农作物可以为麦子,秸秆段的长度为2-20cm,然后撒在土里,再对土地施基肥,然后对该土地进行犁耕和旋耕;
准备稻种及播种:将选好的稻种均匀播种在整理好的土地上,用播种机播种的同时将土压实;
喷灌:使用埋设在地面下方的升降式微喷灌设备对播有稻种的土地进行灌溉,使土地表面含水量为40%-60%。该设备在地下使用年限为30年左右。
其有益效果是:首先,将升降式微喷灌设备埋设在土地表面下方,需要喷灌时将该设备从土地表面下方上升到地上并对农作物进行微喷灌,微喷灌完成后及时降到土地表面下方,采用机械设备对土地进行作业时不会损坏到该升降式微喷灌设备,往复使用,简单方便。同时,升降式微喷灌设备具有给农作物精量灌溉的功能,灌溉时如自然降雨,水滴打击强度小,面积大且均匀度高,对秧苗不形成破坏性。升降式微喷灌设备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避免稻田里出现多余积水,稻田的通风性好,此外,相比地膜覆盖进行水稻旱田种植方法更加环保。其次,将秸秆切成段并撒在土里,然后对该土地进行犁耕和旋耕,然后利用升降式微喷灌设备对土地进行灌溉,由此,可以避免秸秆还田时秸秆覆盖住水稻移栽秧苗而影响其正常生长的不良情况发生,同时还可以避免将秸秆进行焚烧所引起的环境污染,而且秸秆还随时间的推移变成有机肥,真正实现秸秆还田,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逐年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使土壤良性循环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稻种的播种量为4-7kg/每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除草步骤:在喷灌步骤完成后的2-3天后对土地喷施除草剂。其有益效果是:对土地进行除草,防止杂草吸收土地上的水分及养分,有利于稻苗的生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除草步骤完成后等待稻种出苗,稻苗形成秧苗并分蘖,当稻种的一个主茎有4-6个分蘖时停止喷灌并进行晒田,控制分蘖。其有益效果是:当稻种的一个主茎有4-6个分蘖时进行晒田停止分蘖,有效防止稻苗的无效分蘖过多,密度过高而导致稻穗小,瘪壳多,颗粒不饱满的情况产生,同时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秧苗为一心一叶时施碳酸氢氨化肥,碳酸氢氨化肥的用量为8-12kg/每亩。其有益效果是:秧苗为一心一叶时对其施碳酸氢氨化肥,所施碳酸氢氨化肥的用量为8-12kg/每亩,由此,有利于稻种从出苗到一个主茎上有4-6个有效分蘖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连保;李海英,未经李连保;李海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41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加热回转窑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的一次性使用双极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