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泥陶茶具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4155.0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8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侯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绥棱陶源陶文化艺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22 | 分类号: | C04B33/22 |
代理公司: | 绥化市广辉专利事务所 23104 | 代理人: | 王丽丽 |
地址: | 1522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泥陶 茶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泥陶茶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08101368956公开的黑陶的制备方法,选取黄粘土粉碎后加水调成泥浆、过滤、沉淀制成条状,再制成所需的坯体;将坯体进行表面处理,然后放入窑中烧制,烧制时加入熏料沥青,使沥青产生烟碳渗入坯体形成黑色。该方法渗碳加入沥青有毒,对人体有害,同时选取黄粘土一种配方,不能耐高温,无法解决提高温度,由于烧制温度低,陶器渗水,不能作为茶具或饮食用具。
专利号为201010539513.1紫陶的制备方法,选用黄粘土、红瓷土和石料,经干燥、粉碎、加调和剂、加水制成泥浆、练泥、成型、阴干、修型、第一次抛光与压光、绘画、雕刻、第二次抛光、第二次烧制渗碳、出窑、抛光处理,制成成品。虽然比一般黑陶增加了密度,并用紫草烧制渗碳成为紫色,古朴自然,淡雅高贵,但尚未解决提高烧制温度使之成为茶具等类的生活器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地在于提供一种紫泥陶茶具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原有陶土配方及制备方法不能生产茶具等生活用品的问题,用本发明方法烧制成的陶器茶具为深紫色,无毒无害,实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紫泥陶茶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用高岭土、红瓷土、黄粘土、干燥、粉碎、加入过筛后的河砂、加入水制成泥浆、成型、阴干、修型、手工制作壶嘴、壶把等与壶体进行组装、抛光、压光、绘画、雕塑、雕刻、低温阴干、中温干燥、高温干燥、入窑烧制、出窑即为成品。
所述的高岭土、红瓷土、黄粘土、河砂的重量比为:高岭土50%、红瓷土20%、黄粘土20%,河砂10%,粉碎后用200目筛子过滤,然后加入上述原料重量80-100%的水制成泥料。
所述的低温阴干温度为20℃,所述的中温干燥温度为25℃,高温干燥温度为30-35℃。
所述的烧制要经预热、排潮,温度由低到高,最高达到1100℃,烧制12小时50分钟后凉窑,即成成品。
所述的温度为100℃烧制4小时,100-400℃烧制4小时,500-900℃烧制4小时,900-1000℃烧制30分钟,1100℃烧制20分钟。
本发明由于改进了原料配方,在原有的黄粘土、红瓷土的基础上增加了大比例的高岭土和河砂,增加了陶制品密度,尤其是提高了烧制温度,解决了低温烧制达不到烧结硬度和密度的问题,解决了不能高温烧制渗水问题,本发明茶具色泽光鲜,透气性能理想,工艺精致,是一种全新的陶艺。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紫泥陶茶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料:选用优质高岭土、红瓷土、黄粘土、要求无杂质,粘度大,经过检测,微量元素达到制作茶具等饮食用品标准为宜。
2、干燥:将选好的高岭土50%、红瓷土20%、黄粘土20%、河砂10%进行自然干燥或加温干燥,达到干燥粉碎或加入水浸泡粉碎要求。
3、粉碎过滤:将干好的高岭土、红瓷土、黄粘土、河砂进行机械粉碎或浸泡粉碎后进行过滤,去除杂质,达到200目以上。
4、和泥:将粉碎后原料加入述原料重量80-100%的水经混合泥料搅拌成泥浆,进一步过滤入池沉淀,除水后成为陶泥,存在贮存池中醒泥一个半月以上,使泥有较好的可塑性。
5、练泥:将醒好的陶泥用练泥机反复搅成泥条,去除气泡,进一步增强可塑性,备用。
6、成型:制好的熟陶泥料用手工拉型或用泥片连接方法成型,经过多道工序制成茶具半成品。
7、阴干:将基本成型的坯体用密封的阴干箱进行阴干,温度在20℃左右,40小时。
8、修型:对阴干后的坯体修整除掉多余部分,使型体更加美观,壶、嘴、把部分更加协调,比例适当。
9、 绘画:按设计要求,在坯体上绘画纹饰,构图精美,线条生动,形象富美感。
10、雕刻、雕塑:对需雕刻的图案雕刻刀法准确流畅,不过刀,不压线,线条精准富有表现力,形象生动。雕塑部分要生动精巧,形神兼备。
11、抛光收拾:对基本雕刻雕塑成型的作品进行抛光,精心细致加工整理,使之更加完美,壶盖、壶嘴、壶把的位置、 衔接达到要求。
12、 低温定型阴干:将作品坯体放入阴干箱中,在20℃左右,无光照、无通风的低温环境干燥10-15天。
13、中温干燥:将低温阴干的作品放入25℃左右中温室干燥10-15天,并用报纸将需干燥的陶体包上, 每天更换报纸,在半透气状态下干燥。
14、高温干燥:将中温干燥后陶体放入30-35℃的高温室进行高温5-7天左右,使陶体水分在5%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绥棱陶源陶文化艺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绥棱陶源陶文化艺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41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