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4409.9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5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博;祁小敬;聂磊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电路 及其 驱动 方法 有机 发光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屏(touch screen panel)在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上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的界面已经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器件中,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触摸屏技术按照技术可以分为两类:外置型(external)和内置型(in-cell)。外置型触摸屏顾名思义就是在显示器上面再做一个触摸装置。外置型触摸屏已经广泛用于手机等移动应用产品中。然而,外置型触摸屏提高了触摸显示装置成本,增加了触摸显示装置的厚度。尤其是要把触摸显示装置做得越来越大的时候,外置型触摸屏的这两个缺点就越发显现出来。
当前,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都要求体积更小,厚度更薄,重量更轻。而in-cell触摸屏由于整合在显示面板中,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而就显示面板而言,由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面板具有无视角限制、低制造成本、高应答速度(约为液晶的百倍以上)、省电、自发光、可用于可携式机器的直流驱动、工作温度范围大以及重量轻且可随硬件设备小型化及薄型化等等优点以符合多媒体时代显示器的特性要求。因此,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可望成为下一代的新型平面显示器。
基于内置型触摸屏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各自的优点,将二者的集成设置,已经成为电子产品的主流发展方向。
那么,如何在同一电路中,集成实现触摸屏触摸信号的侦测和像素电路的驱动,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对驱动晶体管阈值电压Vth进行补偿,从而使得驱动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与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无关,从而达到电流一致,可以改善显示面板亮度的均匀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驱动控制模块、发光模块;其中:
所述驱动晶体管分别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所述发光模块连接;
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第一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二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三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上一级像素电路的第二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下一级像素电路的第二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发光模块连接,用于在输入的时序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驱动所述发光模块发光;
所述发光模块,分别与第三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在输入的时序控制信号的控制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驱动下进行发光。
优选的,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触摸感应模块,所述触摸感应模块,分别与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上一级像素电路的第二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在输入的时序控制信号控制下,侦测触摸屏的触摸信号。
优选的,所述触摸感应模块包括:
感应器件和第七晶体管;
所述感应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平输入端连接,所述感应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上一级像素电路的第二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漏极与节点A连接。
优选的,所述感应器件为光电二极管,所述感应器件第一端为所述光电二极管的阴极,所述感应器件的第二端为所述光电二极管的阳极;或
所述感应器件为触摸电容,所述感应器件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电容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八晶体管和存储电容;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节点A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漏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所述发光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下一级像素电路的第二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节点A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44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