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飘动式浮筏海轮杠杆动力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4747.2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3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润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23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飘动 式浮阀 海轮 杠杆 动力机 | ||
技术领域:属海能动力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飘动式浮筏海轮杠杆动力机,是利用海洋的风浪能,潮汐能推动海轮机转动发电的,也可以在内陆河道上使用,类似水轮机,它加入了杠杆功能,把原动力提高几十倍。
发明内容:飘动式浮筏海轮杠杆动力机(以下简称“海轮机”)是利用海水的流动力推动海轮机转动发电的,在海轮机内加入了杠杆机械,把原动力提高几十倍,并且是多个海轮机组成的大型海上浮筏,产生的能量将是巨大的。
技术方案:先说述海轮机的结构,海轮机内有杠杆轮,轮内有4根平行杠杆,杠杆头部分别从4根轮辐近轴处的孔口穿出,又穿过对面杠杆孔口,尾部从外轮孔口伸出轮外,连接着叶板,并在中部又分支出左右两个支架,支架头连接着叶板,三个叶板是杠杆的力点;4根弧形推杆,分别穿过轮辐中部孔口,一头与外轮连接(活动性的),一头与杠杆头连接(活动性的那种短杆与套环的结合)成为支点。第二层扛杆架,4个杠杆架设计在外轮,4对支点杆足部分别插入4根轮辐近轴处两侧的盒子里,头部从外轮孔口伸出轮外,外轮4根曲形杠杆头后部分别焊连在支点杆顶部内的小转轴上成为支点,曲形杠杆头弯曲向上向后,头顶端一根拉绳与前面轮臂顶端连接成为阻力点,4套两点拉绳,一头与轮内杠杆前部连接成为阻力点,另一头与轮外曲形杠杆尾连接成为力点曲形杠杆头拉力有限特在曲形口焊连一根连力杆以助拉力。12个叶板两面都有叶板大圈连接着
海轮机动力运行是这样的,当海水流冲击叶板,轮内杠杆受力下压,同时两点拉绳也拉着轮外曲形杠杆尾下压,在支点杆的作用下,造成曲形杠杆头部拉动轮臂转动,轴转动带动皮带轮转动,皮带轮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
两层杠杆一个大轮,能增多大力呢?取决于四个方面:1、海水的流动力,2、叶板的宽度与长度,3、杠杆动力臂大过阻力臂多少倍,4、轮子半径大过轴半径多少倍。
这里粗略打个比方,海水流动冲击叶板力点是100N,杠杆动力臂大过阻力臂是3倍(海水冲击叶板是大还是小都会是3倍)100N×3=300N,这300N的力分在支点和阻力点上,力总是向软弱处倾斜,支点着落点在外轮,阻力着落点在轮外曲形杠杆尾,相比这下支点占力很小,加上撑杆算占力一倍100N,阻力点200N的力作用在曲形杠杆尾上(力点),曲形杠杆动力臂大过阻力臂是5倍(倍数可调高调低)200N×5=1000N,支点杆着落处在近轴处,它受力也能助轮子转动,但轮臂远离轴,算支点占1.5倍力,占300N,算轮轴关系,轮半径(从轮臂算起)轴半径,算轮半径大于轴半径8倍,700N×8=5600N,够惊人吧,照机械力学算出来的。
海上浮筏:海轮机前,后组成两排,前排5个,后排4个,前后排各共一根轴,两边各一个巨型气筒作浮力、气筒上面是胶板作护垫,护垫上的纵向条形铁皮把三处环形铁皮捆带相连形成连接架,气筒前部铁皮捆带连接前排海轮机轴,气筒后部铁皮捆带连接后排海轮机轴(都是轴承连接,便于转动),中间铁皮捆带连接中心杆,这6处连接,把前、后两排海轮机组抬升在两个巨形气筒上,前排海轮机组轴的皮带轮在右边气筒的右侧,当然发电机在右边气筒上,两皮带轮相对相连,后排海轮机组轴皮带轮在左边气筒左侧,发电机也在左边气筒上,两皮带轮相对相连。
大风浪中,海上浮筏是需要稳定的,这里有一套稳定又飘动的技术,在两个气筒内侧各有一根杆叫连架杆,连接着二根轴一根杆,稳定浮筏四方形不变,连架杆后1/3处连接着下垂架,两个下垂架又连接着又长又粗的牵拉钢丝绳,两根钢丝绳共同连着海底锚坨上的连接转心轴的套环。
这是牵制住整个浮筏的地方,怕下垂架受力有限,又增加了一根下横杆连接着两边下垂架,两边各一根纵向斜拉杆,和各一根斜向横杆支撑着,这样加强了对浮筏的拉制能力。
大风大浪会从各个方向袭来,浮筏在气筒浮力的作用下,自己会调整方向会始终正面面对浪潮使之海轮转运,原因是一个定位(锚坨),两边牵拉钢丝绳起平衡作用,转心轴转动适应各种方向。为了使整个浮筏平衡,在两个气筒的两头各加一个坠坨。
另外发电机电线随钢丝拉绳到海底,又从海底通上岸,这样设计较安全。
有益效果:飘动式浮筏海轮杠杆动力机,利用海浪海潮之力为人类产出大量的电能,也可利用内陆河流能产生大量的电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润,未经陈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4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