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电站地网接地测量线布线和收线工艺、收放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5129.X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6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莫穗江;陈海涵;李端娇;骆洁艺;潘璠;蔡德华;曾彤;宋明波;赖绮瑄;游维扬;马承志;欧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辉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接地 测量 布线 收线 工艺 放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布线和收线工艺领域,特别是涉及变电站地网接地测量线布线和收线工艺、收放线车。
背景技术
变电站地网是衡量接地系统有效性、安全性的重要参数,在变电站投入运行前,要对其进行地网测试,在变电站投入运行后或必要时也需对其地网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检查。
目前,三极法是国内外大型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测试广泛采用的试验方法,测量电阻前需要布线,测量电阻后需要收线。常规的变电站地网接地测量线布线和收线工艺是采用人工控制线圈的方法:一般测量线采用一捆约100米的双塑铜线,在每一捆的裸铜线间用缠绕方式连接并用绝缘胶带包扎,采用缠绕或者用螺丝将双塑铜线固定在接地桩的测试极上,连接测试仪与被试接地装置,人工将测量线进行布线,布线完后,进行地网接地电阻测量;试验完成后,解开缠绕在每一捆测量线间的双塑铜线,收线绕于各自的圆盘上。当测量线较长时,采用这种人工控制测量线的方法带来的效率低下。
现有试验工艺,收放线是试验过程主要环节,据统计,该环节所需时间约占整个试验时间的71.9%,电流极连线和电位极连线累计可达1000多米,需要多捆测量线连接使用,收放线耗用时间长,从而导致测量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由于收放线时间长引起的测量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变电站地网接地测量线布线和收线工艺、收放线车。
一种变电站地网接地测量线布线和收线工艺,包括步骤:
通过地网对角线长度和预设布极方法确定电流极的长度和电位极的长度,确定所述电流极的位置和所述电位极的位置,将所述电流极的接地桩和所述电位极的接地桩分别接地;
在进行地网接地电阻测量前,利用收放线车引出测量线在地网边缘向外方向布线,采用试验钳将所述收放线车的测量线与所述电流极的接地桩和所述电位极的接地桩分别连接,其中,所述收放线车设有绕有测量线的线盘;
在进行地网接地电阻测量结束后,通过卷动所述收放线车的线盘在地网边缘向内方向进行收线。
上述变电站地网接地测量线布线和收线工艺,利用收放线车引出测量线在地网边缘向外方向布线,采用这种布线方法,当测量线较长时缩短了收放线时间,同时也不会出现测量线打结;采用试验钳将所述收放线车的测量线与所述电流极的接地桩和所述电位极的接地桩分别连接,缩短接拆时间,加大了与接地桩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接触面积的压力,同时也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整体上减少了收放接拆线时间,从而提高了测量电阻的效率。
一种收放线车,用于变电站地网接地测量线布线和收线,包括:支架、绕有测量线的线盘、车轮,所述支架设有可拆卸的横向支杆,所述线盘设于所述横向支杆,所述车轮设于支架上,
当放线时,所述收放线车按照第一预设轨迹引出所述测量线进行布线;
当收线时,所述收放线车按照第二预设轨迹卷动所述线盘进行收线。
上述收放线车,通过在车上设有可拆卸的横向支杆,在横向枝干上设有绕有测量线的线盘,从而当使用该收放线车进行变电站地网接地收放测量线时,减少了收放线时间,从而提高了测量电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变电站地网接地测量线布线和收线工艺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收放线车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收放线车实施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变电站地网接地测量线布线和收线工艺、收放线车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变电站地网接地测量线布线和收线工艺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
步骤S101:通过地网对角线长度和预设布极方法确定电流极的长度和电位极的长度,确定电流极的位置和电位极的位置,将电流极的接地桩和电位极的接地桩分别接地;
步骤S102:在进行地网接地电阻测量前,利用收放线车引出测量线在地网边缘向外方向布线,采用试验钳将收放线车的测量线与电流极的接地桩和电位极的接地桩分别连接,其中,收放线车设有绕有测量线的线盘;
步骤S103:在进行地网接地电阻测量结束后,通过卷动收放线车的线盘在地网边缘向内方向进行收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51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内模成型轮胎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