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送风装置防凝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5919.8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涛;王晓刚;关婷婷;贾广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F24F13/0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送风 装置 防凝露 方法 | ||
1.一种空调送风装置防凝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下述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环形导风体,所述环形导风体的后开口为进风口、前开口为出风口,每一所述环形导风体为单体部件,多个所述环形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相邻两所述环形导风体之间形成环形热交换风风道,位于后端的后端环形导风体的进风口为非热交换风进口,位于前端的前端环形导风体的出风口为混合风出口;并且,在前后相邻两所述环形导风体中、沿从所述非热交换风进口至所述混合风出口的方向上、后方的所述环形导风体的设置使得从该相邻两所述环形导风体所形成的环形热交换风风道中所吹出的热交换风在前方的所述环形导风体的整个环形表面上形成一层热交换风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将多个所述环形导风体同轴设置,将各所述环形导风体的出风口的内口径沿从所述非热交换风进口至所述混合风出口的方向逐渐增大而设置,并将每一所述环形导风体设置为至少部分从后向前渐缩、进风口的内口径大于其出风口的内口径,且将多个所述环形导风体的径向截面设置为不完全相同的曲线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送风装置设置为:包括有所述前端环形导风体、所述后端环形导风体及位于所述前端环形导风体与所述后端环形导风体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环形导风体;所述中间环形导风体的径向截面中的底面轮廓线是曲率半径为50-80mm之间的弧线段,该径向截面的顶面轮廓线至少包括有靠近所述中间环形导风体出风口的第一弧线段和靠近所述中间环形导风体进风口的第二弧线段,所述第一弧线段的曲率半径大于该径向截面底面轮廓线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二弧线段的曲率半径小于该径向截面底面轮廓线的曲率半径,且所述第二弧线段与该径向截面底面轮廓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弧线段与该径向截面底面轮廓线之间的距离;所述后端环形导风体的导流部的径向截面中的顶面轮廓线和底面轮廓线均是曲率半径为50-80mm的弧线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环形导风体包括前后两段,靠近该环形导风体出风口的前段为外扩的混合风导流部,靠近该环形导风体进风口的后段为热交换风导流部,所述混合风导流部径向截面中的顶面轮廓线和底面轮廓线均为直线段或微弧段,所述热交换风导流部的径向截面中的顶面轮廓线和底面轮廓线均是曲率半径为40-100mm的弧线段,所述热交换风导流部的宽度大于所述中间环形导风体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风导流部的宽度是所述热交换风导流部的宽度的0.9-1.1倍。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中设置气流分配组件,将空调内部风道中经热交换器交换后的热交换风经所述气流分配组件分配后再送至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分配组件以将进入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的热交换风沿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周向方向均匀分配的结构设置在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有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中均设置有所述气流分配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分配组件包括有多个气流分配板,所述多个气流分配板在所述环形热交换风风道的周向方向上、沿所述热交换风送风风向左右对称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气流分配板为具有相同弯曲方向的弯曲分配板,且多个所述弯曲分配板的弯曲方向与来自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热交换风的送风方向相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59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