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6092.2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7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少凡;朱彩云;李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七政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24 | 分类号: | F24J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管式 太阳能 空气 集热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特指一种以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小孔且背面焊接有集排管的吸热板作为吸热体的排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二、背景技术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是一种利用空气为介质的太阳能集热装置,非常适用于太阳能建筑采暖、除湿、工农业物料干燥等领域。与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相比,平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具有结构简单、阳光拦截面积大、密封要求低、不需防冻、清洁、响应快等优点,但也存在热损失大、集热效率低等缺点。如何进一步提高平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效率,一直是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
平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主要由透明盖板、吸热板、保温壳体三部分组成。工作时,涂有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吸热板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热量通过导热和对流传给流动的空气。由于空气从进口到出口(通常位于吸热板斜对角线的两端)倾向于走最短路径,而且空气受热后会发生浮力对流,因此气流很难均匀流过吸热板上方各点。因此,平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由于气流容易“短路”致使加热不均,使空气不能高效地与吸热板换热,成为影响其集热效率的主要因素。
针对平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上述问题,已有若干种改进措施。例如:专利“一种双通道波形芯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专利公开号CN200986333),其特征是吸热板的上方和下方将集热腔分隔成两个加热通道,增加了空气在集热器中加热的路径,同时采用波型集热芯片增大了集热面积并加强空气的扰动。专利“折流式双效加热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专利公开号CN101178260A),在吸热板和保温底板之间采用密闭的加热风道,在加热风道上方又设置真空保温的集热管,使气体在加热风道和真空集热管之间做二次循环流动,以便获得更好的换热。
上述专利的实施都对提高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热效率有一定的效果,但空气和吸热板之间仍属于传统的板掠式对流换热,热效率的提高幅度较小。
三、发明内容
为了均匀充分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上的热能,增加集热器加热空气的效率,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排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该装置由出风口、进风口、保温壳体、透明盖板、前气腔、吸热板、排管、集管组成,其中吸热板上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小孔,小孔分布在排管覆盖的位置,孔径为2至5mm之间,吸热板背面焊接有排管,排管截面呈梯形或矩形,间距尽量小,一端封住,另一端连接在集管上。集管与出风口联通。吸热板与保温壳体、透明盖板围成一个前气腔,进风口开在保温壳体上,并与前气腔联通。
通过利用排管和吸热板限制空气的流动路径,使空气均匀流过吸热板上的小孔,充分带走热量。
四、附图说明
下面集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该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该装置的A-A剖视图。
图3是该装置吸热体前面图。
图4是该装置吸热体背面图。
图中所标部位分别为:1、出风口;2、进风口;3、保温壳体;4、透明盖板;5、前气腔;6、吸热板;7、排管;8、集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出风口1处外接风机,将空气从进风口2吸入前气腔5,穿过吸热板6上的小孔,进入排管7,并汇集到集管8。空气穿过吸热板6上的小孔时,将热量带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七政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七政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6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