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头位和坐姿的防治近视眼镜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6145.0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8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戴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明华 |
主分类号: | G02C7/06 | 分类号: | G02C7/06;G02C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坐姿 防治 近视 眼镜 | ||
1.一种控制头位和坐姿的防治近视眼镜,其特征在于,设有纠姿注视区和非注视区;纠姿注视区为通透孔或透镜镜片,纠姿注视区位于眼镜架平视线的下部和/或上部,纠姿注视区到眼镜架平视线的最近距离为0~22mm;其他区为非注视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头位和坐姿的防治近视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纠姿注视区到眼镜架平视线的最近距离为2~2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头位和坐姿的防治近视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纠姿注视区到眼镜架平视线的最近距离为3~18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头位和坐姿的防治近视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纠姿注视区到眼镜架平视线的最近距离为5~13mm。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控制头位和坐姿的防治近视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纠姿注视区位于眼镜架平视线的下部,称为下部纠姿注视区;纠姿注视区为透镜镜片,所述的透镜镜片为中小离焦镜片,中小离焦镜片的配置参数符合以下公式:Φ=1/U+A+B,其中Φ单位为D,U为镜片到被视物间的距离,单位为m,U取0.25~1.00m,或U取无穷大;A为被防治者看远的屈光度;B为离焦度,单位为D;B为0.25~1.5D。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控制头位和坐姿的防治近视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纠姿注视区位于眼镜架平视线的上部,称为上部纠姿注视区;纠姿注视区为透镜镜片,所述透镜镜片为中小离焦镜片,中小离焦镜片的配置参数符合以下公式:Φ=1/U+A+B,其中Φ单位为D,U为镜片到被视物间的距离,单位为m,U取无穷大;A为被防治者看远的屈光度;B为离焦度,单位为D,B为0.25~1.5D。
7.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控制头位和坐姿的防治近视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纠姿注视区分为下部纠姿注视区和上部纠姿注视区,下部纠姿注视区位于眼镜架平视线的下部;上部纠姿注视区位于眼镜架平视线的上部;下部纠姿注视区和上部纠姿注视区均为透镜镜片,所述透镜镜片均为中小离焦镜片,中小离焦镜片的配置参数符合以下公式:Φ=1/U+A+B,其中Φ单位为D,U为镜片到被视物间的距离,单位为m,下部纠姿注视区,U取0.25~1.00m;上部纠姿注视区,U取无穷大;A为被防治者看远的屈光度;B为离焦度,单位为D,B取值0.25~1.5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头位和坐姿的防治近视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注视区为不透光区;或为有视力遮挡作用的半透光区;或为有视力遮挡作用的透光区:大离焦区或大离焦向中小离焦过渡的渐变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明华,未经戴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61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