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工食物的锅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6207.8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7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阎卫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骏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10 | 分类号: | A47J27/10;A47J36/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食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食物的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加工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市场上用来煮饭的器皿,特别是用于微波炉煮饭的器皿,最为简便的加工食物的锅主要是采用成都骏元科技公司的技术,特点是在一个煲内放入一个锅胆,在锅胆与煲的间隙中放入水,使用时,锅胆内放入待加热的食物,对煲的外壁进行加热,热量通过锅胆与煲间隙的水传递至锅胆内部,加热或煮熬煮食物,然而,该技术中,锅胆在水浮力的作用下会浮起的问题,为防止锅胆浮起,通常采用在锅胆上面放置重物压住锅胆,限制锅胆上浮。这种处理方法使锅胆不易浮起,然而却增加了成本和清洗难度,且对锅体的结构设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食品的锅,这种加工食品的锅可有效解决内锅胆浮起问题,且不会增加清洗难度,不影响锅体结构设计,对成本增加也很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工食物的锅,包括锅座和锅盖,还包括内锅胆,所述内锅胆置于锅座内,且在内锅胆上设有通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通水孔设置在内锅胆的底部和/或侧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内锅胆的侧壁和锅座的侧壁之间,且与内锅胆的侧壁和锅座的侧壁紧密结合,所述密封圈及所述结合部位竖向的承受压力的范围为100千帕以内。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高度高于通水孔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内锅胆底部与靠近锅座的一侧设置有使水互通的凸台或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锅座的内侧底部设置有使水互通的凸台或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锅座采用可透过微波的材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1)采用在内锅胆底部或者侧面设置通水孔的方法,使内锅胆与锅座中的水分连通,不使用重物压住内锅胆,内锅胆也不会由于水的浮力而浮起,避免了使用重物压住内锅胆时所产生的成本增加,清洗难度增加,结构设计难度增加等问题;
(2)采用在内锅胆和锅座之间的空隙内增加密封圈的方法,使得加热食品时,内锅胆与锅座空隙之间的水产生蒸汽膨胀形成压力,空隙内的压力大于大气压,从而使得内锅胆与锅座之间空隙内的水通过通水孔流向内锅胆中,解决食物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食物上面干硬,下面稀软的问题,同时由于压力作用,使得内锅胆中的食物翻滚的更为激烈,充分,加工食物受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内锅胆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锅盖,2密封圈,3内锅胆,4锅座,5水,6通水孔,7凸台,8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加工食物的锅,包括锅盖1、锅座4和内锅胆3,所述内锅胆3置于锅座4内,在内锅胆3的底部设有通水孔6,内锅胆底部靠近锅座的一侧设置有使水5互通的凸台7,如图2所示,该凸台7之间设有供水5流通的开口8。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内锅胆3的通水孔6设置在内锅胆的侧壁上,通水孔6的高度低于锅座内水平面的最高高度,内锅胆3的底部设置凸台7,该凸台7与锅座4的底部相接触,且具有开口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凸台还可以设置在锅座底部,用来承载内锅胆,其为开放式,可供水流通,此时,内锅胆底部可以不再设置凸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设置在内锅胆底部或者锅座内侧底部的凸台可以为多个互不连接的等高凸起,也可以呈环形设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环形设置,则需要在环形中设置开口,以方便水的流通,利于食物加热。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内锅胆上的通水孔可以同时设置在其侧壁和底部,水的流通更加顺畅。
采用上述技术方法所提供的加工食物的锅煮食时,内锅胆放入锅座中,当加水到锅座中,水会通过内锅胆底部和/或侧部的通水孔使水分布在内锅胆和其与锅座之间的间隙中,由于通水孔的作用,使得内锅胆不会浮起,因此不需要设置压住内锅胆的结构或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骏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骏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6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