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6575.2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8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菡;蒋卫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28 | 分类号: | G02B6/28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齐旺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相位 可调 马赫 干涉仪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光波光路PLC芯片和外接导光臂(6),所述平面光波光路PLC芯片包括:硅衬底(7),在硅衬底(7)上设有二氧化硅缓冲层(8),在二氧化硅缓冲层(8)上设有波导(10),在波导(10)上设有覆盖层(11),所述波导(10)包括输入级3dB耦合器(1)、一个长度固定臂(3)及输出级3dB耦合器(2),所述长度固定臂(3)的两端分别与输入级3dB耦合器(1)的下输出端口、输出级3dB耦合器(2)的下输入端连接,在输入级3dB耦合器(1)的上输出端口上设有第一开放臂(4)且与第一开放臂(4)的一端连接,在输出级3dB耦合器(2)的上输入端上设有第二开放臂(5)且与第二开放臂(5)的一端连接,所述外接导光臂(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放臂(4)的另一端、第二开放臂(5)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导光臂(6)为单模光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导光臂(6)为掺杂光纤。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取一硅衬底,利用湿化学法清洗硅片,利用热氧化法在硅衬底上制备厚度15μm到20μm的二氧化硅缓冲层,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其中,硅烷和氮气的体积比为1:20,温度250℃—400℃,在二氧化硅中掺杂二氧化锗得到厚度为8μm的波导层9,GeH4与Ar的体积比为1:10 ,形成厚度为8μm的波导层,且波导层的折射率高于二氧化硅缓冲层的折射率差为0.4%,由此得到晶圆片,
步骤20):在波导层上,利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制备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的PLC芯片部分,
所述光刻工艺为:利用光刻工艺把掩膜版的图形复制到波导层上,其中掩模板图形包括:输入级3dB耦合器(1)、输出级3dB耦合器(2)、长度固定臂(3)、第一开放臂(4)和第二开放臂(5),所述复制采用如下方法:首先,利用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对步骤10)制得的晶圆片进行表面浸润处理;然后旋转涂胶,其中转速为2000~8000 r/min,时间10s,将光刻胶均匀涂于波导层上,进而在热板上90℃到100℃烘30秒,然后自然冷却,将冷却后晶圆片和掩模板上的图形位置对准后曝光;然后在热板上100℃到120℃烘30秒,再自然冷却,进而采用0.6%质量浓度的NaOH显影液,常温下显影时间为140s—190s,显影后进行坚膜烘焙,温度110℃到140℃下烘30秒,然后自然冷却;
所述刻蚀工艺为:利用反应离子刻蚀RIE工艺,Cl2为20sccm, Ar为40sccm,射频功率100W,工作压强4.67Pa,刻蚀氢化无定形硅,然后在丙酮中浸泡10min去除残留的光刻胶, 烘干后进行SiO2波导的刻蚀,刻蚀条件为:射频功率80W—300W;工作压强2.67Pa—26.67Pa;O2与CHF3流量比为0.05:1;O2与CHF3的总流量20sccm-300sccm,完成刻蚀得到截面尺寸为8μm×8μm干涉仪的波导结构,
步骤30):覆盖层制备:去除经过步骤20)光刻和刻蚀后的晶圆片上残留的掩膜,在光刻和刻蚀后的晶圆片上沉积硼磷硅BPSG( B2O3-P2O5-SiO2 glass)二氧化硅覆盖层,退火后得到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PLC芯片部分,
步骤40):切片研磨:利用转速30000rpm的划片刀,供应冷却水,对经过步骤30)处理后的晶圆片上的每个芯片进行分离,然后利用UNIPOL-1502型研磨抛光机,对分离得到的芯片进行研磨抛光,得到端面为斜8°的干涉仪PLC芯片部分,
步骤50):将单模光纤阵列和步骤40)得到的PLC芯片进行耦合:将PLC芯片和光纤阵列浸泡于硅烷偶联剂溶液,其中溶液配比为:硅烷偶联剂5ml,异丙醇50ml,浸泡时间为1.5h,浸泡后将PLC芯片和光纤阵列吹干,然后利用六维微调架将PLC芯片和光纤阵列对准,将光纤阵列的一端口和PLC芯片的第一开放臂(4)的输出端口对准,将光纤阵列的另一端口和PLC芯片的第二开放臂(5)的输入端口对准,进而将紫外胶刷到PLC芯片和光纤阵列端面上,最后用到紫外光波长为365nm,照射强度为6500mw/cm2,照射距离为9mm,时长为180s,固化PLC芯片和光纤阵列,至此,将PLC芯片和单模光纤耦合连接,从而实现外接导光臂(6)和PLC芯片连接,
步骤60):对步骤50)得到的干涉仪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耦合;首先,利用六维微调架将PLC芯片的输入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入端口和下输入端口分别与第一输入端光纤阵列(12)和第二输入端光纤阵列(13)对准,然后,利用六维微调架将PLC芯片的输出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出端口和下输出端口分别与第一输出端光纤阵列(14)和第二输出端光纤阵列(15)对准,然后,将紫外胶刷到PLC芯片的输入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入端口和下输入端口、第一输入端光纤阵列(12)、第二输入端光纤阵列(13)、第一输出端光纤阵列(14)和第二输出端光纤阵列(15)、输出级3dB耦合器的上输出端口和下输出端口的端面上,然后,利用到紫外光波长为365nm,照射强度为6500mw/cm2,照射距离为9mm,时长为180s,固化紫外胶,至此,完成PLC芯片的输入、输出端和光纤阵列的耦合,从而得到非对称相位可调马赫-曾德干涉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65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