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雨洪防治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17255.9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5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甘一萍;吕放放;郑江;刘立超;卢长松;张军;王瑀;常江;卢爱国;许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排水务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防治 智能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雨洪防治,防止灾害发生,保证城市安全的智能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汛期,频繁的暴雨天气,经常造成城区,特别是城市低洼区域严重的积水即雨洪的发生。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的运行管理直接影响到城市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安全及城市的正常运转。目前,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控制多为被动和应急管理模式,在问题诊断和调控方面多为人为判断,被动应付,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发现和及时应对危险情况,防止灾害的发生,特别是防止人民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地表不透水的面积不断增加,虽然排水设施部分也随之更新完善,如加大雨水排水管道,新建雨水调蓄池,更换抽水泵等,基本保证了在正常雨量情况下,安全有效的排放雨水。但是,还存在以下不足:(1)雨水排放系统的控制系统不够完善,不能及时准确掌握整个系统的排水现状,实时的雨情水情信息不畅;(2)雨水排放运行情况掌握不及时,不全面,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雨水排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故障;(3)对雨洪情况掌握不精确,整个排水系统与当地积水情况的记录和原因分析不准确不全面,难以对市政建设中排水系统的及时调整和改善提出全面准确的建设性方案。针对以上情况,需要提出一种城市雨洪防治的智能控制系统和与之配套的智能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整体的智能管理和调控,实现雨水排放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保障城区雨水及时排除,减少和防止雨水特别是雨洪对城市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城市雨洪防治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和方法具有高度智能性,能及时掌握城区降雨情况、雨水排放情况、淤堵情况,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雨水排放中的问题和险情,防止雨洪灾害的发生,并能准确地记录降雨和排水系统的运行数据,为不断改善市政建设中的雨水排放系统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城市雨洪防治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监测路面积滞水深度的路面积水液位传感器、监测检查井和集水池以及调蓄池水深的井池液位传感器、监测河道水位的河道液位传感器、监测实时降雨数据的雨量传感器、监测管道中雨水流速的流速传感器、监测雨水流量的流量传感器;所述路面积水液位传感器设置在城市的低洼路面、涵洞和桥区等易积水区域的最低点位置;所述井池水深传感器设置在排水系统中的调蓄池、雨水泵站的集水池和排水管道的检查井;所述河道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排水系统的入河口所在河道;所述流速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设置在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管道中和抽水泵的出水口;在雨水排放系统中的每个抽水泵上设有调速变频器;并设有中央控制器,该中央控制器通过网络线路与所述路面积水液位传感器、井池液位传感器、河道液位传感器、流速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抽水泵的调速变频器进行信号和控制连接;中央控制器并与所述路面积水液位传感器所在路段的交通信号灯进行控制连接;中央控制器设有大屏幕显示器的打印机,并设有与上位控制器进行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传输的接口和通信线路。
上述的城市雨洪防治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控制系统并设置控制系统初始值:
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结构框架如下:
(1)设置各传感器的信号比较数值域——(2)设置从传感器提取数据时间间隔——(3)各提取数值与设置的比较数值域进行比较——(4)判断比较结果:当符合报警级别时进行相应级别的报警,当路面积水液位传感器的信号显示积水达到断路报警级别时发出开红色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信号——(5)提取的数据和比较结果数据在大屏幕上显示——(6)存储提取的数据和比较结果数据——(7)执行第(3)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排水务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北排水务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72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