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微通道铝扁管及其制备方法、换热器、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7878.6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9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F1/04;C21D8/10;F28F21/08;F28F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通道 铝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换热器 电器 | ||
1.一种铝合金,包括Al元素及不可避免的元素,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避免的元素包括Fe元素和Si元素,以所述铝合金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Fe、Si元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Fe≤0.2%、0<Si≤0.15%;所述铝合金还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元素:
0.10%≤Mn≤0.5%、0.15%≤Cu≤0.45%,Zr、B、Cr、RE中的至少两种的总含量为0.05%~0.5%;其中,RE为稀土元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Mn与Cu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0.35%~0.6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Mn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0%~0.35%。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Cu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20%~0.35%。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Zr、B、Cr、RE中的至少两种的总量为0.12%~0.3%。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RE为Sc,所述Zr、B、Cr、Sc中的两种为0.06~0.12%的Zr与0.06~0.1%的Cr、0.06~0.1%的Cr与0.06~0.1%的Sc、0.06~0.15%的Cr与0.05~0.08%的B、0.08~0.13%的Zr与0.05~0.08%的B中的任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Fe元素的百分含量为0.03%~0.2%,所述Si元素的百分含量为0.04%~0.1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Fe元素的百分含量为0.03%~0.12%,所述Si元素的百分含量为0.04%~0.1%。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避免的元素还包括Ti或/和Zn元素,所述Ti元素的重量百分含量小于或等于0.01%,所述Zn元素的重量百分含量小于或等于0.03%。
10.一种微通道铝扁管,其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制备而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通道铝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铝扁管的铝合金中的晶粒为扁平状晶粒,所述晶粒半径为50μm以下,其沿壁厚方向和垂直壁厚方向的长径比小于0.25。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通道铝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铝扁管经钎焊后,铝合金中晶体半径为100μm以下,其沿壁厚方向和垂直壁厚方向的长径比小于0.25。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通道铝扁管,其特征在于:钎焊后的所述铝合金中的第二相粒子长度为5μm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微通道铝扁管,其特征在于:在钎焊后的所述铝合金的所有第二相粒子中,直径在3μm以下的第二相粒子占80%以上,呈球形的第二相粒子占90%以上。
15.如权利要求10~13任一所述的微通道铝扁管,其特征在于:其壁厚为0.2mm~0.4mm。
16.一种微通道铝扁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熔体,经浇注处理得到铸锭;
将所述铸锭进行连铸连轧处理制备得到铝线材坯;
将所述铝线材坯进行连续退火处理;
将经退火处理后的所述铝线材经挤压成型后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冷却得到微通道铝扁管成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通道铝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浇注凝固温度为710~830℃。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通道铝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连轧处理中的热轧温度500~530℃。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通道铝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退火处理的温度为480~590℃,时间为4~10h。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通道铝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成型的温度为450~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78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辙叉系统的稳固装置
- 下一篇:新型硅藻土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