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柿叶茶的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18023.5 申请日: 2013-06-03
公开(公告)号: CN103340259A 公开(公告)日: 2013-10-09
发明(设计)人: 陈玉琼;倪德江;张苏丹;郝晴晴;罗正荣;余志;周继荣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樊戎;徐绍新
地址: 43007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柿叶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柿叶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柿叶为柿科(Ebenaceae)(Diospyros L.)( Diospyros kaki L.f.)的新鲜或干燥叶。柿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含蛋白质11%-15%、水解氨基酸13%左右、可溶性糖类5%-8%、维生素C1000mg/kg、黄酮3070.1mg/kg(沈隽主编,1993)。柿叶入药最早见于明《滇南本草第一卷》曰:“经霜叶敷臃疮”(兰茂,明)。《本草再新》中记载柿叶“味苦,性寒,无毒,专入肺经,治咳嗽吐血,止渴生津。”《分类草药性》亦记载柿叶可“治咳嗽气喘,消肺气胀。”《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版》收载柿叶,性味“苦、酸、涩、凉”,功能与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活血化癖,降血压。(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1992)。传统的柿叶茶制备工艺较为简单,一般为:柿叶采收—选择、修整—清洗—沥干—漂烫—冷水浸泡—烘炒与熏蒸—晒干—切碎(0.5-1.0cm)--包装—成品。现有的非专利文献(林娇芬,揉捻和干燥方法对柿叶茶品质的影响,食品科技,2007,(32)5:214-217;林娇芬,自然摊放萎凋工艺对柿叶茶品质改进的影响,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36)1:102-105;石棉芹,柿叶茶加工技术研究,食品工业,2002,(23)6:46-48;马建锁,柿叶茶的制作工艺,食品科学,1998,(19)8:68-68)和专利文献(赵宁斌,申请号97108626;张荣恩,申请号98113001;欧亚,申请号02113621;王文焕,申请号99113413;闵志强,CN200910216567.1;马一锋,CN201010294163.7)均有说明。然而,利用传统工艺制作的柿叶茶青腥气和酸涩味严重,消费者很难接受,严重影响柿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柿叶茶的制作方法,以改善柿叶茶的品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柿叶茶的制作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色泽翠绿和无病虫害的新鲜柿树嫩叶得到鲜叶;

2)萎凋:将所述的鲜叶置于萎凋槽萎凋3~12小时,得萎凋叶;

3)摇青:将萎凋叶摇青1~5次,每次摇青后在温度为20~30℃,湿度为55~85%条件下静置1~3小时;

4)杀青:摇青后在滚筒式烘干机里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110~120℃,然后进行揉捻成形;

5)干燥:在80℃干燥至含水量为6~8%;

6)提香:在130~150℃条件下提香5分钟,至含水量为3~5%。

优选地,步骤2)中,萎凋3~6小时。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摇青的次数是3~4次,摇青后静置的温度为25℃,静置的湿度为70%。

优选地,步骤3)中,每次摇青后静置的时间之和是4.5~8.5小时。

进一步优选地,每次摇青后静置的时间之和是6.5小时。

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提高了柿叶茶品质:本发明制作的柿叶茶,其外形呈颗粒状(条状),色泽绿黄(金黄)明亮,内质汤色绿黄(金黄),香气甜纯,滋味甜醇,品质明显优于目前的柿叶茶品种。

2)本发明的工艺适合机械化生产,工艺参数可控,制作工效高,品质稳定。

3)丰富了柿叶茶的种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传统工艺生产的柿叶茶香气总离子流图。

图2:本发明的工艺生产的柿叶茶香气总离子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萎凋时间的确定

鲜叶采回后摊放在萎凋槽,分别摊放3h、6h、9h、12h,各处理条件下柿叶茶感官品质如表1所示。可看出鲜叶采摘后经萎凋后,粗青味减弱,品质有所提高,但萎凋时间超过9h后茶汤滋味变淡,甜味很少,香气也较弱。

品质成分分析表明,萎凋时间对多酚、可溶性糖和黄酮的影响不显著,对氨基酸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鲜叶萎凋3-6h时氨基酸含量最高。维生素C随着萎凋时间的延长,含量也逐渐下降。

表1柿叶茶不同萎凋时间处理的感官品质

注:审评因子权数分配:香气(35%)、滋味(35%)、汤色(20%)、叶底(10%),外形及干茶色泽仅做参考,不计评分。下同。

表2 不同萎凋时间对柿叶茶主要品质成分分析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8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