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胰岛素笔针头卸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8064.4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5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周萍;汪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萍;汪艳艳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46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胰岛素 针头 卸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胰岛素笔针头卸针器,属于胰岛素注射辅助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胰岛素笔是一种胰岛素注射装置,大小与钢笔相近,胰岛素以笔芯的方式放在笔中,胰岛素笔前端安置针头才可进行胰岛素注射,注射结束后将胰岛素笔取下,再次注射时重新安置针头,在取出针头时,由于注射针短而细,常规的取法是采用徒手或借助于钳具才能取出,然而,传统的取针方式为因拇指和食指去转胰岛素针头的螺纹处将用过的针头取下,这样风险比较高,特别是注射人次多,夜班的时候,手忙脚乱容易被扎伤,极易刺伤操作人员的手指,为身体带来一定的医疗隐患,钳具则操作不便;现有的公开技术中,也有采用针帽盖和手柄来进行注射针头取出,但该方法通过强力将针头扣压入针帽盖,虽然避免操作者的手直接接触针头,但其原理等同于钳具夹取,同样无法便捷的取出,且使用一段时间后,针头的取、出会磨损针帽盖,进而造成针帽盖内径的变化,无法与针头外径相适配,因而每个针帽盖的使用寿命较短,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无法将针头取下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便捷、使用寿命长的胰岛素笔针头卸针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胰岛素笔针头卸针器,包括驱动装置和取料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作为电机电源的电池、控制电机的PCB(印制线路板,简称印制板)、电机驱动的电机齿轮,以及与电机齿轮啮合的空心齿轮,取料装置包括取料入口、取料圈、储存仓体和固定取料圈的固定架,取料圈由空心齿轮驱动,储存仓体位于取料圈下方。
为实现更好的使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如下:
所述的储存仓体底部设置有出口仓盖,出口仓盖通过旋转轴安装在储存仓体底部。
所述的出口仓盖与储存仓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用以加强储存仓体的防水密封性。
所述的取料圈内边缘设置有罗纹,罗纹的倾斜角度θ为30-60°,取料圈内圆周缘内,设置有与胰岛素笔针头罗纹数对应数量的罗纹,常规的胰岛素笔针头罗纹数为4圈,则沿取料圈内圆周缘均匀设置有4n个相对应的罗纹,其中n为1/2或不小于1的整数,较优的,罗纹设置有4、8或12个,其中以取料圈内设置有8个罗纹为最佳。
使用过程中,把用完的胰岛素笔尖插入取料入口,取料入口处的传感器输入信号给PCB,PCB启动电机(本发明中电机为减速电机)旋转,使橡胶质的取料圈旋转,其中的罗纹抓取笔尖旋转并向下推入储存仓体;储存仓体采用密封圈防水密封,可防止病人的血液从仓底流出传染,使用完后打开出口仓盖,倾倒笔尖针头。
采用本发明卸针器可以避免了医务人员被胰岛素针头刺伤,减少被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危害,使其发生的几率为零;而取料圈在电机带动下,输出转速可达到360转/分钟(6转/秒),胰岛素笔的针头是4圈罗纹,当取料圈内设置有2个罗纹时,即n=1/2,此时,取料圈需要旋转两圈才可取下一个针头,可适应工作量较少、对工作效率要求低的情况;当取料圈内设置有8个罗纹时,取料期间,取料圈和针头有相对2圈的滑动,取料效率设计值约为1秒/个,能快速安全的分离使用后的胰岛素针头,废弃的针头储存在密闭的储存仓体内,避免了乱丢以后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组装图;
图2为图1的各部件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取料圈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的仰视图。
图中标号:1、电机;2、电池;3、电机齿轮;4、空心齿轮;5、取料圈;51、罗纹;6、固定架;7、上面板盖;8、外壳主体;9、密封圈;10、出口仓盖;11、旋转轴;12、电池仓盖;13、螺钉;14、PCB;15、取料入口;16、储存仓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萍;汪艳艳,未经周萍;汪艳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8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