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酒护肝普洱茶粉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9247.8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0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楊光雲 | 申请(专利权)人: | 楊光雲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65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酒 普洱茶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普洱茶饮品,特别是一种解酒护肝普洱茶粉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我们日常喝的酒主要成份就是乙醇。酒精就是乙醇,人体内若是具备乙醇脱氢酶,就能使乙醇分解成乙醛。乙醛再经过乙醛脱氢酶的分解,变成乙酸。乙酸对人体没有危害,然后又会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和乙醛对人体危害最大。
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乙醛不能被完全分解为乙酸,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
因此,不善饮酒,酒量在合理标准以下的人,即属于乙醛脱氢酶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对于善饮酒的人,如果饮酒过多、过快,超过了乙醛脱氢酶的分解能力,也会发生醉酒。
人是否醉酒,取决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当血液中乙醇浓度在0.05%-0.1%时,人开始朦胧、畅快地微醉;而达到0.3%时,人就会口齿不清,步态蹒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酒醉了;如果达到了0.7%,人就会死亡。 对于乙醇的承受力,人与人的差异很大。这是由于胃肠吸收能力和肝脏的代谢处理能力不同所致,也就造成了人之间的酒量不同。
鹿仙草、灵芝、葛花、茯苓、滇橄榄均为普洱地产药材(食材),当地居民把鹿仙草、灵芝、葛花、茯苓当作常用食品,经常和土鸡、肉类炖食,滇橄榄(余甘子)可鲜食,也可通过加工后食用。
普洱茶因产地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同类产品在选材和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具有解酒护肝功效,又可作为普洱茶饮品的茶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解酒护肝普洱茶粉,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茯苓多糖0.3~0.6份,灵芝破壁粉0.7~1份,葛花提纯粉0.4~0.8份,滇橄榄提纯粉1.3~1.6份;鹿仙草粉0.9~1.2份,粒度为200目;普洱茶粉4.7~7.1份,粒度为180~230目。
上述解酒护肝普洱茶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① 原料制备:
将茯苓药材粉碎成粒度为20~60目的粉状,用浓度为60~85%的乙醇,料液比为1∶9~11,提取温度25℃,超声提取时间20 min,超声波频率l0~30kHz,提取茯苓多糖。
葛花用水提法生产出葛花提纯粉;滇橄榄破碎后去核,用水提法生产出滇橄榄提纯粉;鹿仙草取全株,洗净后45度烘干,用震动磨粉碎达200目。
所述水提法:就是药材加水,或在不同的温度下煎、煮,如熬中药。
灵芝采用超声波破壁法,将孢子粉在真空干燥器内干燥,使孢子粉含水量低于2%,之后用l0~30kHz的超声波振动15~30min,提取破壁灵芝粉。
普洱茶按《普洱茶人工发酵办法》生产,用震动磨粉碎达180~230目。
②混合:将上述制备好的原料按照比例称取,混合后放入高效混合机进行充分混匀;
③干燥:干燥混合好的粉剂放置在烤箱内,间隔15~18个小时干燥三次,每次45分钟,温度控制55~73℃;
④检测包装:检测无细菌和芽孢后,定量进行包装。
本产品的原料具有以下特点和功效:
鹿仙草:为蛇菰科植物疏花蛇菰的全株。草本,高10-20cm。全株鲜红色至暗红色,有时转紫红色;根茎分枝,近球形,长1-3cm,直径1-2.5cm,表面密被粗糙小斑点和淡黄白色星芒状皮孔。花茎高5-10cm;鳞苞片椭圆状长圆形,先端钝,互生,8-14枚,长2-2.5cm,宽1-1.5cm,基部几全包着花茎。花雌雄异株(序);雄花序圆柱状,长3-18cm,顶端渐尖,雄花近辐射对称,花被裂片通常5,近圆形,长2-3mm,顶端尖或稍钝圆;聚药雄蕊近圆盘状,中部呈脐状突起,花药5,小药室10,无梗或近无梗;雌花序卵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向顶端渐尖,长2-6cm;子房卵圆形,具细长的花柱和短子房柄,聚生于附属体的基部附近;附属体棍棒状或倒圆锥尖状,先端截平或先端中部稍隆起,中部以下骤狭呈针尖状,长约lmm。
花期9-11月,味苦;性凉、益肾养阴;清热止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楊光雲,未经楊光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92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