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支撑柱的清水模板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9789.5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5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波;肖必建;周军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王骝 |
地址: | 20181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支撑 清水 模板 施工 方法 | ||
1. 一种混凝土支撑柱的清水模板施工方法,该方法用于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大型支撑柱,尤其是对于柱体外表面有较高的光洁度要求且无需二次实施表面施工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支撑柱柱体截面图
所述支撑柱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截面的柱体或椎体,按支撑柱柱体的施工图,沿支撑柱的轴向按支模工艺分解为数个支模分段并编分段号,做出支撑柱每个分段号顶部及底部截面的外形大样图;
b)、制作环形钢板套箍
依据分段号的外形大样图制作环形钢板套箍,按每个支模分段的顶部及底部外形大样图制作出该分段号的上环形钢板套箍及下环形钢板套箍;
c)、制作外侧木模板
首先将木料烘干、并加工成1.8cm厚、3~4cm宽的模板条待用;选支撑柱一个分段号的顶部及底部两个截面的外形大样图,分别按外形大样图制作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并将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按支模工艺对应分割成4~8片,按该支模分段相邻两个截面的母线长度截取模板条,将模板条依次固定在对应的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内侧,制成瓜片状外侧木模板;
d)、涂刷高强度防水酚醛胶
将制成的外侧木模板的内侧面涂敷防水酚醛胶,涂敷次数:10~20次;每次最小间隔时间:2h;酚醛胶厚度:0.5~2mm;最后一遍涂敷后自然干燥的时间:大于24h;
e)、热压定型
对外侧木模板逐片进行热压定型,用定型热压机实施模压,工作压力:500~800㎏,定型时间:大于10h;工作温度:120~160℃;
f)、滚涂环氧树脂
将制成的外侧木模板的内侧面滚涂环氧树脂,滚涂厚度:1.5~2mm;
g)、远红外烘干
用远红外烘干机烘干,烘干时间:大于10h;工作温度:100~120℃;
h)、运输至施工工地
将制成的外侧木模板及环形钢板套箍运输至施工现场;
i)、安装木模板
围绕支撑柱柱体搭建脚手架,扎制配筋;按支撑柱柱体的施工图,按支模工艺由低向高对支撑柱进行支模;对每一个支模分段而言,先放置下环形钢板套箍并找平定位,将数片外侧木模板的底端逐片围合插入下环形钢板套箍内;放置上环形钢板套箍,并将数片外侧木模板的顶端逐片插入上环形钢板套箍内;在脚手架与上、下环形钢板套箍之间设置木枋,并调整、定位,将上、下环形钢板套箍的开口拧紧、固定,最后在脚手架与外侧木模板之间设置木枋,对外侧木模板实施加固;再按支模分段由低向高对支撑柱的上一段进行支模,依次循序渐进至支撑柱柱体支模完成;对外侧木模板实施最终检验、校正,木模板安装完毕;
j)、浇注混凝土
用混凝土浇注支撑柱柱体,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
k)、柱根清理
清理支撑柱柱体根部,将外渗漏混凝土铲除;
l)、脱模
待混凝土终凝后,按支模工艺由高向低对支撑柱每个支模分段进行脱模;依次拆除木枋、上环形钢板套箍、下环形钢板套箍及外侧木模板;对外侧木模板的内侧面刷养护液、附保护膜,以备下一个支撑柱支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97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筛分防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弧形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