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与母线连接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0240.8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9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富;陈晓科;赵艳军;杨汾艳;盛超;马明;唐景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H02G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辉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多回 输电 线路 母线 连接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与母线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预存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仿真模型,其中,所述仿真模型中的每条线路通过3个断路器分别与所述母线的A相、B相、C相连接;
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预存相序排列方式进行遍历,获得一组相序排列方式;
根据所述相序排列方式控制各所述断路器,将每条线路分别接入所述仿真模型中各母线对应的相,计算并存储稳态下该仿真模型的三相电流不平衡指标;
当所述预存相序排列方式遍历完后,确定各所述三相电流不平衡指标中最小三相电流不平衡指标对应的相序排列方式;
根据所述确定的相序排列方式建立所述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每条线路与各母线对应的相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与母线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存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仿真模型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基于PSCAD/EMTDC平台建立所述仿真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与母线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预存相序排列方式进行遍历,确定一组相序排列方式步骤,包括步骤:
基于Multiple Run分别从各回输电线路中取出一组排序方式,获得一组控制量,其中,各回输电线路均有六组排序方式;
根据所述控制量与所述预存对照关系表的关系确定一组所述相序排列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与母线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序排列方式控制各所述断路器,将每条线路分别接入所述仿真模型中各母线对应的相步骤,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相序排列方式产生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各所述断路器接通或断开所述仿真模型中各母线对应的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与母线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序排列方式控制各所述断路器,将每条线路分别接入所述仿真模型中各母线对应的相步骤,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相序排列方式产生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各所述断路器接通或断开所述仿真模型中各母线对应的相。
6.一种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与母线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真模型模块、控制模块、连接模块,
所述仿真模块,用于获取预存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仿真模型,接收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每条线路分别接入所述仿真模型中各母线对应的相,并向所述控制模块返回稳态下的响应数据,其中,所述仿真模型中的每条线路通过3个断路器分别与所述母线的A相、B相、C相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预存相序排列方式进行遍历,获得一组相序排列方式;根据所述相序排列方式向所述仿真模型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号,接收所述仿真模型模块返回的所述响应数据,计算并存储三相电流不平衡指标;当所述预存相序排列方式遍历完后,确定各所述三相电流不平衡指标中最小三相电流不平衡指标对应的相序排列方式;
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相序排列方式建立所述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每条线路与各母线对应的相之间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与母线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仿真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与母线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Multiple Run模块、转换模块、控制器,
所述Multiple Run模块用于分别从各回输电线路中取出一组排序方式,获得一组控制量,其中,各回输电线路均有六组排序方式;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量与所述预存对照关系表的关系确定一组所述相序排列方式;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相序排列方式产生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各所述断路器接通或断开所述仿真模型中各母线对应的相。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与母线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模型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基于PSCAD/EMTDC平台建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02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语音密码的电子记事手持终端
- 下一篇:基于电子画板的实时搜索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