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热式兰炭回转窑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0642.8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贾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新华能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1431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式兰炭 回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炉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回转窑,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式兰炭回转窑。
背景技术
兰炭又称半焦、焦粉,是一种新型的炭素材料,具有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等特性,以逐步取代焦炭而广泛运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和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
现有兰炭生产技术是原煤在竖式兰炭炉低温干馏而成,兰炭尾气未充分利用,影响兰炭的成本,并且污染大气环境。利用回转窑干馏是一种兰炭生产的新技术,但是由于回转窑能耗大,严重制约兰炭回转窑的推广与发展。申请号为200920227150.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回转窑煅烧系统”,该专利中“回转窑煅烧系统包括回转窑, 燃料气自回转窑低端进, 自回转窑高端出;原料自回转窑高端进, 自回转窑低端出, 其特征在于: 回转窑高端与一热回收室相通, 该热回收室内部设有与回转窑相通的进料预热管, 原料经进料预热管预热后进入回转窑。如此设计, 原料在进入回转窑前, 干燥升温。”。但该专利中通过预热原料回收能量有限,节省能源还有较大空间。此外该专利的回转窑为单个回转窑,不利于扩大生产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热式兰炭回转窑,利用两台回转窑与蓄热器相结合,利用兰炭尾气作燃料,并且充分利用兰炭尾气和烟气的余热预热原料,从而降低能耗,扩大兰炭生产能力。
本发明蓄热式兰炭回转窑,包括两台回转窑、冷却器、一台或两台蓄热器、上料系统、出料系统、循环风机、冷却风机和兰炭气出口。回转窑设有窑头,窑头设有助燃气体喷嘴。两台回转窑通过窑尾罩与冷却器连接,冷却器与出料系统连接。蓄热器的上部料口通过进料阀与上料系统连接,冷却风机与冷却器连接。兰炭回转窑设有焦油提取装置和换热器,蓄热器上部气口通过三通阀分别与循环风机和焦油提取装置连接。焦油提取装置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的出口分为三路,一路与循环风机连接,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一路通过冷却风机与冷却器连接,一路连接到兰炭气出口。蓄热器为套筒式结构,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之间为环形空间,环形空间的下部通过窑头与回转窑连接。蓄热器设有2~10台推料机,所述推料机带有推料板。
焦油提取装置的液体产品出口与化工装置连接。蓄热器内筒上部为圆锥体结构,中间为圆筒体结构。两台回转窑左右对称布置或非对称布置,分别位于窑尾罩的两侧。蓄热器设有隔板,隔板将蓄热器分成两部分。回转窑的一头通过窑尾罩与冷却器连接,另一头通过窑头与蓄热器连接。窑头设有煤粉或石油焦粉喷嘴,作为粉状煤粉入口。
本发明蓄热式兰炭回转窑通过增加蓄热器,利用燃烧产生的烟气和兰炭尾气预热被加工原料,再利用预热升温后的被加工物料预热混合尾气,提高燃烧温度,从而充分利用了余热,降低了能耗。蓄热器采用套筒并流式结构,传热效果好,有利于被加工物料的均匀预热。两台回转窑通过窑尾罩与蓄热器联合,有利于石灰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扩大生产能力。通过焦油提取装置从兰炭尾气中分离出气体和焦油,焦油作化工原料,气体作燃料,从而实现了兰炭副产的综合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降温后的混合尾气用作兰炭冷却气体和燃料气,减少使用新鲜空气和废气排放,有利于兰炭尾气的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蓄热式兰炭回转窑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
1—三通阀、2—上料系统、3—进料阀、4—蓄热器、5—推料机、6—推料板、7—助燃气体喷嘴、8—煤粉或石油焦粉喷嘴、9—回转窑、10—冷却器、11—冷却风机、12—出料系统、13—化工装置、14—焦油提取装置、15—换热器、16—循环风机、17—窑头、18—窑尾罩、19—阀门、20—内筒、21—环形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新华能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新华能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0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树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吸油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