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晶硅介质熔炼时连续加渣、排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1268.3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4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谭毅;王登科;侯振海;李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隆盛晶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037 | 分类号: | C01B33/0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3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介质 熔炼 连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晶硅介质熔炼提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晶硅介质熔炼时连续加渣、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压力并存,人们急需清洁、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太阳能作为满足这样要求的能源,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对太阳能的使用最早是其热效应的利用,但难以完全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直到半导体光电效应的发现,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人们找到太阳能新的利用方式。硅作为太阳能电池的最理想原料,其中的杂质主要有Fe、Al、Ca等金属杂质和B、P等非金属杂质,而这些杂质元素会降低硅晶粒界面处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程度,而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程度又决定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所以有效的去除这些杂质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对硅原料的提纯,在多晶硅提纯的过程中包括介质熔炼、定向凝固、电子束提纯和铸锭工艺。冶金法因具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极具发展潜力。诸多方法中以介质熔炼要求设备最为简单,最容易工业化推广。因而介质熔炼最具现实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在现有的介质熔炼工艺过程中,渣剂预先熔化再加入硅料进行熔化造渣,或者硅料预先熔化再从硅液表面直接加入渣剂,以上两种造渣过程中产生的旧渣处理,主要采用一次除硼处理结束后,直接倾倒或者做扒渣处理,与熔融硅液完全分离,再次加入全新的渣剂。此方法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每次造渣处理结束后,需要将用过的旧渣倾倒或者扒出,不仅需要浪费一定的时间,浪费没有参加反应的渣剂,而且整体熔炼过程不能实现加渣、排渣的连续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晶硅介质熔炼时连续加渣、排渣装置,可以保证旧渣在不用倾倒或扒出的前提下,能够将渣剂直接加入至熔融硅液内,与熔融硅液之间发生造渣反应,产生的旧渣也能连续排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晶硅介质熔炼时连续加渣、排渣装置,包括悬臂吊,悬臂固定安装于悬臂吊之上,悬臂上固定安装有卷线机,卷线机正下方放置石墨坩埚,卷线机悬挂连接有石墨管道,该石墨管道竖直悬空于石墨坩埚内中心;石墨坩埚顶部设有开口并外接有出渣嘴,石墨坩埚的一侧放置有水槽,该水槽与出渣嘴同侧,水槽下端连通有进水口,上端连通有出水口;水槽内底部通过支架与水槽顶部倾斜放置有链轨,链轨与外置的电机相连,其中链轨 的上端位于出渣嘴的正下方。
其中,所述的石墨管道底部与石墨坩埚内底部之间间距优选为5~10mm,石墨管道越靠近石墨坩埚底即加入的渣剂越靠近硅液底部,渣剂一般选用轻渣,通入到硅液底部的熔化渣剂就会逐步的向硅液表面移动,与硅液形成对流作用,有利于增加反应界面。
链轨优选采用耐热铸铁制成,防止高温的旧渣对链轨造成一定的热腐蚀。
链轨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优选为50~60°,链轨倾斜放置可以保证旧渣随链轨运动时能够更好的从链轨下端部脱落进入到水槽的冷却水中。
水槽内底部优选设置有刮板,该刮板与链轨相切,当未从链轨下端部脱落的旧渣由刮板刮掉,保证所有的旧渣都进入水槽的冷却水中。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1)将石墨管道竖直放置于石墨坩埚内正中心,并在石墨管道四周放置硅块;
(2)对硅块加热使其全部熔化成硅液,对硅块加热至熔化一般选用中频感应炉加热;
(3)从石墨管道的上端口加入渣剂,渣剂接触到液态硅会自下而上逐步熔化,由于连通器和重力作用,熔化的渣剂进入硅液中与硅液发生造渣反应,并向石墨坩埚内硅液表面移动,最终在硅液表面形成旧渣;由于熔融的渣剂缓慢的逐步进入硅熔液中,使得液态硅和液态渣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较大的反应界面进行有效的造渣反应,从而充分利用渣剂,减少渣剂用量,降低成本
(4)旧渣在硅液表面富集,直至从石墨坩埚的出渣嘴溢出,溢出后掉落在链轨上,旧渣随着链轨的运动进入水槽的冷却水中,并从链轨下端部脱落,当未从链轨下端部脱落的旧渣由刮板刮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隆盛晶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隆盛晶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12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负荷限制仿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扩散炉的气流均匀性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