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污染、低成本的蜂窝陶瓷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4196.8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8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道君;李军营;孟红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污染 低成本 蜂窝 陶瓷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用陶瓷,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污染、低成本的蜂窝陶瓷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蜂窝陶瓷是一种多孔性的工业用陶瓷,其内部是许多贯通的蜂窝形状的平行通道,这些蜂窝单元由格子状的薄的间壁分割而成。与一般陶瓷相比,它具有低热膨胀性、耐热冲击、比表面积大、耐腐蚀等特性,孔密度最高可达到400~1100孔/平方英寸。因蜂窝陶瓷其比表面积大,通常用于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去除氮氧化物、冶金行业降低污染物排放、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中改善流体分布特性等。其性能越来越好,应用越来越广泛。
制备蜂窝陶瓷的主要原料有堇青石、钛酸铝、氧化铝、锆英石、碳化硅等。国内蜂窝陶瓷的生产大都在蜂窝陶瓷粉料中加入各种添加剂来改善泥坯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添加剂的成分中,通常用桐油作粘结剂。但桐油在陶瓷泥料烧制后会留下残留物,直接影响蜂窝陶瓷的性能。桐油加热时也会产生刺激性气体和黑烟,造成环境污染。此外,由于现有蜂窝陶瓷配料中含有相对昂贵的桐油,因此生产成本很高。可见,选择合适的蜂窝陶瓷配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污染、低成本的蜂窝陶瓷生产方法,以改善现有蜂窝陶瓷配方搭配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污染大、产品品质不高、生产成本很高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无污染、低成本的蜂窝陶瓷,包括下列组分按重量比配制而成:
陶瓷粉料75.5~82.9份、硅溶胶3~4份、羧甲基纤维素2~4份、氯化铵0.1~0.5份、甘油2~5份、水12~16份。
作为优选,所述蜂窝陶瓷配料中还包括聚乙烯醇(PVA)0.4~1份、硅酸丁酯5~7份、醋酸乙烯树脂4~6份。
上述蜂窝陶瓷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陶瓷粉料中加入硅溶胶、羧甲基纤维素、氯化铵溶液、甘油和水等原料进行混炼,制成泥料;B.将泥料通过模具挤出成型,制成坯料;C.将坯料干燥后,送入隧道窑内于1400~1450℃烧制8~12小时,即得成品。
硅溶胶为纳米级的二氧化硅颗粒在水中或溶剂中的分散液,它具有粘结力强、耐高温、耐老化等特点。羧甲基纤维素为无毒无味额白色絮状粉末,性能稳定,易溶于水,水溶液具有一定粘度,可作为粘合剂、增稠剂。氯化铵、甘油可以防止陶瓷裂纹产生。聚乙烯醇(PVA)、硅酸丁酯、醋酸乙烯树脂可以加强粘合效果,提高产品品质。
本发明具有成分搭配合理、成本低、无污染、品质高等特点,陶瓷粉料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抗折强度、耐高温烧铸性能优良;采用硅溶胶、羧甲基纤维素、氯化铵溶液、醋酸乙烯树脂用作粘结剂,其性质稳定、粘性强;甘油用作增塑剂。该蜂窝陶瓷很好的解决了现有蜂窝陶瓷的不足,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向陶瓷粉料(一般典型成分如:莫来石95%、高岭土3%、α-Al2032%)75.5份(每份10克,下同)中加入硅溶胶3份、羧甲基纤维素2份、氯化铵溶液0.1份、甘油2份和水12份进行混炼,制成泥料;将泥料通过模具挤出成型,制成坯料;将坯料干燥后,送入隧道窑内于1400℃烧制12小时,即得成品。
实施例2:向陶瓷粉料(一般典型成分如:莫来石95%、高岭土3%、α-Al2032%)79.2份中加入硅溶胶3.5份、羧甲基纤维素3份、氯化铵溶液0.3份、甘油3.5份和水14份进行混炼,制成泥料;将泥料通过模具挤出成型,制成坯料;将坯料干燥后,送入隧道窑内于1425℃烧制10小时,即得成品。
实施例3:向陶瓷粉料(一般典型成分如:莫来石95%、高岭土3%、α-Al2032%)82.9份中加入硅溶胶4份、羧甲基纤维素4份、氯化铵溶液0.5份、甘油5份和水16份进行混炼,制成泥料;将泥料通过模具挤出成型,制成坯料;将坯料干燥后,送入隧道窑内于1450℃烧制8小时,即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41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