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CD自动供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4405.9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9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李近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迎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6 | 分类号: | B65G47/26;B65G47/80;B65G47/74;B65G47/88;G01B11/24;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cd 自动 供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CCD检测提供插芯自动上料功能的自动供料机,主要涉及一种陶瓷插芯的自动供料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络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运用,截至2011年12月,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达18亿,在网络快速普及的同时,人们对于网速了要求也日益提高,光通信技术作为一种区别与传统模拟信号的通信技术,以其高速度,大容量得到飞速发展,目前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手段。
光通信技术即以光为媒介,以光纤为介质,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作为信号传输的光由于波长较短,光纤通过光纤连接器中继连接时要求连接器必须精密对接起来,对接后要求损耗小,光路通畅,使光能量最大限度地耦合到光纤中,故对于相应的连接部件精度具有很高的要求,插芯作为光纤连接器的一个核心部件,其精度要求更高,它是由一种由纳米氧化锆材料构成,体积小,呈圆柱体型,其中心有一直径为光纤孔,该孔是否有椭圆,插芯端面是否有破损裂纹对于保证两光纤光信号能否精确对接至为重要。
目前,行业内的检测方法通常为CCD检测,由于插芯端面裂纹具有随机性,插芯必须在适当的角度下,在CCD背光下才能看清楚,故目前无法实现自动检测,通常采用人工将产品定位装夹到治具上,转动插芯判断有无裂纹,但人工装夹产品效率低,时间长,因此采用何种方法,如何实现产品快速定位装夹,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的方法,为CCD检测机提供插芯的CCD自动供料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为CCD检测自动提供插芯上料功能的CCD自动供料机,包括震动盘,自动分流装置,上料治具,控制箱。
所述震动盘包括流道,出料管;所述自动分流装置包括分料滑块,底座,放料气缸,分流气缸,导料管,吹气口;所述上料治具包括导料口,转盘,防反转机构,产品盒,按钮;所述控制箱包括PLC,电磁阀,启动按钮。
所述震动盘将产品按照一定的头尾方向排序,排序后的产品进入出料管,出料管的另一端连接到自动分流装置;所述自动分流装置通过分流气缸拉动分料滑块,分料滑块中的流道孔会分别对准滑块底座下的两个流道孔,孔的下端连接有导料管,打开放料气缸,产品分别顺出料管进入对应的导料管,同时吹气,产品顺导料管进入上料治具;所述上料治具通过导料口一端与导料管相连,导料口另一端与转盘周围的孔对准,将产品准确定位并插入转盘中,从而实现自动上料;所述控制箱实现整过过程控制。
优选的,以滑块式分流机构实现产品分别流入两个导料管。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所述震动盘将产品头尾识别并排序,通过出料管流入自动错位装置,所述自动错位装置通过放料气缸和分流气缸实现分流分别进入两个导料管最后送料到上料治具;由所述上料治具实现产品自动定位装夹,从而以一种易于实现,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方法实现产品定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产能较高,投入成本低,控制实现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员来讲,在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部分构造。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CCD自动供料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CCD自动供料机的俯视图。
图中相应的数字表示的零部件的名称:
1, 震动盘 2, 自动分流装置 3, 上料治具
4, 控制箱 11,流道 12,出料管
21,分料滑块 22,底座 23,放料气缸
24,分流气缸 25,导料管 26,吹气口
31,导料口 32,转盘 33,防转机构
34,产品盒 35,按钮 41,PLC
42,电磁阀 43,启动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方案作清晰,完整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为CCD提供插芯上料的新技术,其实现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迎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迎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4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藻泥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引线框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