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纶纤维室内光缆加强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4468.4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3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强;仇宝鑫;赵荣兵;陆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和泰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室内 光缆 加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芳纶纤维室内光缆加强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蝶形引入光缆作为入户光缆多数情况下是敷设在室内的,这就对蝶形引入光缆中使用加强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加强芯存在着密度大,强度低,柔韧性差等缺点。基于市场的需求,急需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多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芳纶纤维室内光缆加强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芳纶纤维室内光缆加强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芳纶纤维用导纱板进行导纱,多股纱并为一股,进入温度为200-250℃的烘箱进行预加热1-2min,然后进入浸槽中进行浸料,浸槽中的浸液包括100质量份的乙烯基树脂、1-3质量份的过氧化二苯甲酰、1-3质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2-4质量份的脱模剂和10-20质量份的填料,然后用预热成型孔进行成型处理,然后进入加热温度为150-250℃的加热模具内进行加热固化1-5min,然后通过牵引机将加强芯从模具中拉出,再进行收卷。
所述填料为氢氧化铝。
所述脱模剂为聚四氟乙烯、氟树脂涂料、硅树脂或硅橡胶。
所述牵引机采用间隙停机法,每2-4min停5-10s,所述牵引机的牵引速度为4-6m/min。
本发明的优点是:所制得的加强芯着密度小,强度高,柔韧性好,且具有一定的刚性,折断后其拉伸强度仍然保持在1400Mpa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芳纶纤维室内光缆加强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芳纶纤维用导纱板进行导纱,多股纱并为一股,进入温度为200℃的烘箱进行预加热2min,然后进入浸槽中进行浸料,浸槽中的浸液包括100kg的乙烯基树脂、1k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2kg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3kg的硅橡胶和10kg的氢氧化铝,然后用预热成型孔进行成型处理,然后进入加热温度为150℃的加热模具内进行加热固化5min,然后通过牵引机将加强芯从模具中拉出,牵引机采用间隙停机法,每2min停7s,所述牵引机的牵引速度为4m/min,防止堵膜,再进行收卷,所制得的加强芯着密度小,强度高,柔韧性好,且具有一定的刚性,折断后其拉伸强度仍然保持在1400Mpa以上。
实施例2
本发明的芳纶纤维室内光缆加强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芳纶纤维用导纱板进行导纱,多股纱并为一股,进入温度为230℃的烘箱进行预加热2min,然后进入浸槽中进行浸料,浸槽中的浸液包括100kg的乙烯基树脂、2k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3kg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2kg的硅树脂和15kg的氢氧化铝,然后用预热成型孔进行成型处理,然后进入加热温度为200℃的加热模具内进行加热固化4min,然后通过牵引机将加强芯从模具中拉出,牵引机采用间隙停机法,每3min停5s,所述牵引机的牵引速度为5m/min,防止堵膜,再进行收卷,所制得的加强芯着密度小,强度高,柔韧性好,且具有一定的刚性,折断后其拉伸强度仍然保持在1400Mpa以上。
实施例3
本发明的芳纶纤维室内光缆加强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芳纶纤维用导纱板进行导纱,多股纱并为一股,进入温度为250℃的烘箱进行预加热1min,然后进入浸槽中进行浸料,浸槽中的浸液包括100kg的乙烯基树脂、3k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2kg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4kg的聚四氟乙烯和20kg的氢氧化铝,然后用预热成型孔进行成型处理,然后进入加热温度为250℃的加热模具内进行加热固化2min,然后通过牵引机将加强芯从模具中拉出,牵引机采用间隙停机法,每4min停10s,所述牵引机的牵引速度为6m/min,防止堵膜,再进行收卷,所制得的加强芯着密度小,强度高,柔韧性好,且具有一定的刚性,折断后其拉伸强度仍然保持在1400Mpa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和泰通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和泰通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44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