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创建用户可见处理跟踪的可搜索和全局数据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4472.0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4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哈沙德·布哈斯卡尔·纳基尔;拉贾谢卡尔·雷迪;阿尼什·梅赫塔;梅根·巴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丛林网络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建 用户 可见 处理 跟踪 搜索 全局 数据库 | ||
本发明涉及创建用户可见处理跟踪的可搜索和全局数据库。在一个实例中,控制器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网络接口,通信式耦接至虚拟网络的一个以上的装置;以及处理器,可被配置为针对所述虚拟网络,确定由所述虚拟网络中的相应装置执行的一组的两个以上的相关处理,经由所述网络接口接收用于所述组的两个以上的相关处理的数据,以及汇总用于所述组的两个以上的相关处理的所述数据以形成用于所述组的两个以上的相关处理的汇总数据。
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美国申请第13/835,483号和美国申请第13/842,909号的优先权,这两个申请要求于2012年11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729,474号、于2012年11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723,684号、于2012年11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723,685号、于2012年11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722,696号、于2012年11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721,979号、于2012年11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721,994号、于2012年10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718,633号、于2012年6月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656,468号、于2012年6月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656,469号和于2012年6月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656,471号的优先权、将它们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计算机网络,更具体地,涉及计算机网络中的故障检测。
背景技术
在通用的云数据中心环境中,存在提供计算和/或存储容量的服务器以运行各种应用程序。例如,数据中心可以包括管理用户(例如数据中心的客户)的应用程序和服务的设备。数据中心可以例如包括基础设施设备的所有管理,诸如联网和存储系统、冗余电源和环境控制。在典型的数据中心中,存储系统和应用程序服务器的云集经由由一个或多个层的物理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提供的高速交换机构造而互连。更复杂的数据中心给遍及世界的基础设施提供位于各种物理管理设施中的用户支持设备。
在数据中心或其他大规模分配的复杂系统中,故障和失效是不等同的。故障可以允许系统的依赖故障部件的部件继续操作。然而,失效可以演变成并趋于导致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未决失效,这有害地影响了系统的操作。
发明内容
一般地,本公开描述了用于从中心位置(例如,通过使用结构可查询(能够SQL)的中心数据库)自动回溯的技术,其中,回溯在故障出现后较长时间发生,从而用于在诸如软件定义网络(SDN)系统的大规模分布式复杂系统中识别可能的故障处理。
本公开还描述了用于在大规模分布式复杂系统中自动识别可能的故障组件的技术。在一些实例中,组件参数的快照被自动重复馈送至预训练分类器,且该分类器指示每个接收的快照是可能属于失效和故障类还是属于非失效/故障类。作为预先措施,调查、重启或下线快照指示高失效或故障可能性的的组件。该技术可被用于诸如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分布式复杂系统。
在一个实例中,一种方法包括由用于虚拟网络的控制器装置确定由所述虚拟网络中的相应装置执行的一组的两个以上的相关处理;由所述控制器装置接收用于所述组的两个以上的相关处理的数据;以及由所述控制器装置汇总用于所述组的两个以上的相关处理的所述数据以形成用于所述组的两个以上的相关处理的汇总数据。
在另一实例中,控制器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网络接口,通信式耦接至虚拟网络的一个以上的装置;以及处理器,可被配置为针对所述虚拟网络,确定由所述虚拟网络中的相应装置执行的一组的两个以上的相关处理,经由所述网络接口接收用于所述组的两个以上的相关处理的数据,以及汇总用于所述组的两个以上的相关处理的所述数据以形成用于所述组的两个以上的相关处理的汇总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丛林网络公司,未经丛林网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4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