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灭闪电雷声的闪电前的雷电接收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4529.7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9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乔君旺;张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君旺 |
主分类号: | H05F7/00 | 分类号: | H05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18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灭 闪电 雷声 雷电 接收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电的接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灭闪电雷声的闪电前的雷电接收站。
背景技术:
雷电是一种气象方面的自然现象,也是一种没有污染的可再能源,闪电时经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灾难性的损失,为了避免雷电的危害,人们只是安装了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设施进行预防,而且只是在闪电发生时进行防御,对于让雷电不发生或少发生的深层次研究和预防,也就是在闪电前提前预防,并对雷电进行收集利用的技术方案是没有人提及过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向极限挑战,把雷电消灭在闪电前的萌芽状态中,给人类创造一个没有雷声或很少有雷声的安静安全的环境,并实现雷电为人类做贡献提供了一种消灭闪电雷声的闪电前的雷电接收站。在自然现象中,雷电一次闪电与上一次闪电或下一次闪电尽管间隔时间大小不同,但总要间隔一定的时间才进行。这一自然现象证明,雷电有一个形成和积累的过程,只有在能量积累到一定的极限时,闪电现象才会发生,在能量还达不到闪电极限前,电流电压比闪电前要小得多,而且离闪电前时间越大,形成的雷电电流就越小,同时这种雷电比达到闪电极限时的雷电对人类危险性也小得多,要是把这种雷电在闪电前提前接收储存或利用,闪电就闪不成了,打雷也就打不成了,接收到的电流也可以想办法应用了。
发生雷电的云层基本上以块状云为主,离地面也较低,有的就在山头上或树梢上,所以发生在山上和树下的雷击事故较多,也就是说越是高的地方离云层越近,离雷电流就越近,雷电流也是在离地面近的地方容易产生流动,所以这些地方形成闪电响雷的机率较大,要是把雷电接收装置安装在这些地方高度再提高一点,就占据了比山头或高层建筑更容易接收雷电的优势力,这些自然现象和客观规律,为设置消灭闪电雷声的闪电前的雷电接收站创造了条件。
本发明由雷电接收站、山体、塔架、雷电接收器等组成。具体方法是在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区域的多处,从容易发生并容易接收到雷电的最高的地方,山头上面,高层建筑上面,极高的塔体上面,设置塔架,塔架的上端设置雷电接收器,雷电接收器的接收端最好深入到云层中间,深入不到的最好接近云层,雷电接收器要用导电性能好的金属材料组成,雷电接收器的下端可用电缆把所有的雷电接收器连接起来,再用一根电缆送入雷电接收站,也可各自或各组分别用电缆送入雷电接收站,所有的雷电接收器形成雷电接收网。雷电接收站设置于雷电接收网的中心低凹地带,也可设置于雷接收网的一侧低凹地带,雷电接收站内要有电流电压等仪器、雷电逆变器、变压器蓄电池等设施用来把雷电变为人类可用的电流。雷电接收器用电缆送下来的另一端与雷电逆变器进入电流的一端相连,雷电逆变器进入电流的另一端和地面相连,构成输入电路。
当带电的雷电云到来时,在还没有闪电前,一但遇到雷电接收网中的任何一个雷电接收器,便通过电缆自动的流向雷电接收站,在雷电接收网中的雷电接收器的共同作用下,交替的源源不断的接受着云层中的雷电电流,由于在闪电前就可以把电流接收走,所以闪电打雷消失了,电流也变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电流了。
本发明的有益好处就是,消失或减少了闪电打雷,被免和减少了灾难发生,实现了雷电为人类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标号:1雷电接收站 2山体 3塔体 4雷电接收器
5电缆 6雷电云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消灭闪电雷声的闪电前的雷电接收站主要由雷电接收站(1),山体(2),塔架(3),雷电接收器(4),电缆(5)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山体(2)上设置塔架(3),塔架(3)上设置雷电接收器(4),形成雷电接收网,把雷电接收器(4)用电缆(5)连接起来,集中用电缆(5)送往雷电接收站(1),也可分成几组各自分别用电缆(5)送往雷电接收站(1),还可不连接,各自分别用电缆(5)送往雷电接收站(1),当雷电云(6)到来时,雷电接收器(4)交替的源源不断的接受着雷电云(6)中的电流,并把电流源源不断的通过电缆(5)送往雷电接收站(1)中,在雷电接收站(1)中通过各种有关变电装置变为可用的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君旺,未经乔君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45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