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液体做功相循环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5164.X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1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靳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G1/043 | 分类号: | F02G1/043;F02G1/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液体 做功 循环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是一种冷却液体做功相循环发动机。
背景技术
利用汽化器将工质加热汽化、临界化、超临界化、超超临界化或过热化后作为推动动力机构做功的系统已有两百年的历史,而且至今还在应用,但是高温气体工质对动力机构的要求很高,这样不但影响系统的造价,也影响系统的效率,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的以相循环为源动力的发动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一:一种冷却液体做功相循环发动机,包括汽化器,正时冷凝冷却器和气缸活塞做功机构,所述正时冷凝冷却器设在所述汽化器内或设在所述汽化器上,在所述汽化器内设储液结构,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与所述储液结构的液相区连通。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所述正时冷凝冷却器设为由正时控制阀和冷凝冷却器构成。
方案三: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在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和所述储液结构的液相区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正时控制阀,在所述正时控制阀和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旁通管,所述正时冷凝冷却器设为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液结构上方的所述汽化器的气相区内的与所述旁通管连通的喷嘴和设置在所述储液结构的液相区与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之间的连通通道上的冷却器的单元。
方案四: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在所述储液结构的液相区和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正时控制阀,在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上设气缸液体出口,所述正时冷凝冷却器设为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液结构上方的所述汽化器的气相区内的与所述旁通管连通的喷嘴和设置在所述储液结构的液相区与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之间的连通通道上的冷却器的单元。
方案五:在方案三或方案四的基础上,在所述旁通管上设附属正时控制阀。
方案六: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在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和所述储液结构的液相区的连通通道上设逆止阀,在所述逆止阀和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旁通管,所述正时冷凝冷却器设为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液结构上方的所述汽化器的气相区内的与所述旁通管连通的喷嘴和设置在所述储液结构的液相区与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之间的连通通道上的冷却器的单元。
方案七: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在所述储液结构的液相区和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逆止阀,在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上设气缸液体出口,所述正时冷凝冷却器设为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液结构上方的所述汽化器的气相区内的与所述气缸液体出口连通的喷嘴和设置在所述储液结构的液相区与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之间的连通通道上的冷却器的单元。
方案八: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在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和所述储液结构的液相区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差阻单元,在所述差阻单元和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旁通管,所述正时冷凝冷却器设为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液结构上方的所述汽化器的气相区内的与所述旁通管连通的喷嘴和设置在所述储液结构的液相区与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之间的连通通道上的冷却器的单元。
方案九: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在所述储液结构的液相区和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差阻单元,在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上设气缸液体出口,所述正时冷凝冷却器设为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液结构上方的所述汽化器的气相区内的与所述气缸液体出口连通的喷嘴和设置在所述储液结构的液相区与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之间的连通通道上的冷却器的单元。
方案十:在方案八或方案九的基础上,差阻单元设为差阻阀,所述差阻阀包括壳体、阀体和弹性体,所述壳体的两端设有流体通道开口,一个所述流体通道开口与所述储液结构的液相区连通,另一个所述流体通道开口与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连通,所述阀体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阀体设在与所述储液结构的液相区连通的所述流体通道开口处,所述阀体经所述弹性体与所述壳体弹性连接,并在所述弹性体的作用力下密封所述流体通道开口,所述阀体内设有阀体通道,所述阀体通道连通所述壳体两端的所述流体通道开口,所述阀体通道的截面积小于所述流体通道开口的截面积。
方案十一: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在所述储液结构液相区和所述气缸活塞做功机构的气缸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储液空间。
方案十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所述正时冷凝冷却器设为包括气体正时控制阀、叶轮动力机构、附属冷凝冷却器、液体泵和液体正时控制阀依次连通的冷凝冷却液体回送单元。
方案十三:在方案十二的基础上,所述叶轮动力机构对所述液体泵输出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51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减隔震支座
- 下一篇: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