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型织物丝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6669.8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5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卫林;夏良君;程珊;王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1/38 | 分类号: | D06M11/38;D06M13/144;D06M101/0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治河 |
地址: | 43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丝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型织物丝光的方法,属于纺织印染前处理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常规的丝光工艺是在张力的条件下,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对棉型织物进行处理,以获得良好的光泽、尺寸稳定性和染色性能。一般情况下,都是用水作为氢氧化钠的溶剂,从而导致在丝光工艺过程中用水量增大,另外,丝光后对织物的洗涤也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所以,大量水的使用导致丝光后的废水成为很大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近些年,很多科学研究者开始研究无水或少水丝光。
公开杂志《上海纺织科技动态》,公开日期1977年第3期名称为《不污染环境的织物液氨丝光》中提到了棉织物的液氨整理,虽然它采用的用液氨对棉织物进行丝光的方法确实可以处理效果好和回收循环利用的作用,但是其不足之处是液氨丝光设备非常昂贵,回收成本高,耗能也大。
公开杂志《北京化纤工学院学报》,公开日期1986年第2期名称为《液氨处理结合泡沫树脂整理的研究》中提到了用液氨结合泡沫树脂对棉织物进行丝光的方法,虽然它采用的方法确实起到了提高织物耐洗性和改善织物强力和弹力的作用,但是其不足之处是工艺复杂,在液氨处理之后还需要进行泡沫树脂整理,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864630A,申请公布日期2013年1月19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多组分纤维针织织物的非碱丝光加工方法。虽然它采用的非碱丝光整理剂DGF对多组分纤维针织物进行丝光处理,确实起到了改善织物丝光效果和减小碱剂的作用,但是其不足之处是该整理剂较为昂贵,工艺成本较高,整理过程中用水量较大。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877196A,申请公布日期2013年1月16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吸湿发热性无碱丝光面料及其加工方法。虽然它采用的用非碱丝光整理剂DGF处理针织物进行丝光,确实起到了提高光泽和柔软的作用,但其不足之处是该方法试用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减少棉型织物丝光工艺过程中的用水量和改善丝光效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高比例醇类有机溶剂及少量水与氢氧化钠混合而成的溶液对棉型织物进行丝光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棉型织物丝光的方法,包括棉型织物丝光工艺中的碱液配制、碱液处理、洗涤液配制、洗涤及后处理:
所述的棉型织物丝光工艺中的碱液配制是指将氢氧化钠置于醇类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配制成碱液,其中,碱液的浴比为1:20~1:50,醇类有机溶剂和水的体积比为95%~50%:5%~50%,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80~280g/L。
所述的棉型织物丝光工艺中洗涤液配制是指将醇类有机溶剂和水均匀混合配制成洗涤液,其中,洗涤液的浴比为1:20~1:50,醇类有机溶剂和水的体积比为95%~50%:5%~50%。
所述的棉型织物为纯棉织物或涤棉织物中的一种。
所述的醇类有机溶剂为乙醇或异丙醇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6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