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布式非二进制LDPC码的协作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6979.X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8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韩昌彩;李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布式 二进制 ldpc 协作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分布式非二进制LDPC码的协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信源广播阶段,每个源节点Si,i=1,2将其待传输的数据进行分组,并将分组数据广播至中继节点R={R1,R2}和目的节点D;
目的节点D接收并恢复两个源节点S1和S2的数据,若两个源节点的数据均接收正确,则本次传输成功,流程结束;否则,目的节点D发送中继状态查询帧,要求查询中继节点R={R1,R2}的接收状态;
每个中继节点Rj,j=1,2接收并恢复两个源节点S1和S2的数据,并在接收到目的节点D的状态查询要求后,向目的节点D发送中继状态帧;
目的节点D接收中继状态帧,确定有效中继节点个数,若有效中继节点个数为0,则本次传输失败,流程结束;否则目的节点D向有效中继节点广播编码控制帧;
每个中继节点Rj,j=1,2接收到目的节点D广播的编码控制帧后,对从两个源节点S1和S2接收的数据进行非二进制LDPC编码,并将编码生成的校验信息转发至目的节点D;
目的节点D首先将信源广播阶段从两个源节点接收的信号进行软解调,得到信息符号序列和并将其串接构成然后,将中继转发阶段从有效中继接收的信号进行软解调,并构成校验符号序列p;最后,将信息符号序列和校验符号序列构成高阶伽罗华域上的符号长度为N=4K的非二进制LDPC码字c=[m,p],并进行迭代译码,恢复出源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非二进制LDPC码的协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中继节点Rj,j=1,2接收并恢复两个源节点S1和S2的数据,并在接收到目的节点D的状态查询要求后,向目的节点D发送中继状态帧的过程具体为:
1)中继节点Rj接收两个源节点S1和S2的信号,解调并判决得到长度均为L比特的接收数据序列和
2)中继节点Rj对接收信息序列和依次进行CRC校验,若校验均正确,则该节点为有效中继节点,令中继接收状态信息否则,该节点为无效中继节点,令中继接收状态信息
3)中继节点Rj收到目的节点发送的状态查询帧后,构成包含中继接收状态信息的中继状态帧并发送至目的节点D,作为对查询要求的回复;对于无效中继节点,在发送中继状态帧后将在本次传输过程中保持静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非二进制LDPC码的协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目的节点D接收各中继节点状态信息j=1,2后的具体过程为:
1)目的节点D接收各中继节点Rj,j=1,2的中继状态帧,根据中继接收状态信息和确定有效中继节点个数
2)若有效中继节点个数na=0,则本次传输失败,流程结束;若na=1则确定有效中继的编码方式为C1;若na=2则确定有效中继的编码方式为C2,即na=1与na=2时,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编码方式,目的节点确定编码方式;
3)目的节点D构成包含编码方式的编码控制帧,并将其广播至各有效中继节点,进入中继转发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69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待机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三台运行设备的最优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