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脉冲高温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7263.1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6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赵进;陈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5/18 | 分类号: | C25D5/18;C25D15/00;C25D3/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脉冲 高温 防护 涂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脉冲高温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国内外制备的高温防护涂层分为以渗Al为主的扩散型涂层和以各种喷涂(如:热喷涂、等离子喷涂、离子镀和离子溅射等)及物理、化学气相沉积等手段为主的包覆型涂层两种,此外还有表面结构改性涂层、陶瓷涂层、复合涂层及智能涂层等。扩散型涂层的制备以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见长,适于民品生产,但其存在不可回避的工艺缺陷:渗Al本身就是对基体材料的破坏,因此这种基体常选用的是含大量Co或Ni的抗渗合金材料,而其它非抗渗材料虽然可短时间渗Al,但不能在高温条件下长期使用;另外,渗Al工艺也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
相对扩散型涂层而言,以各种喷涂手段为主的包覆型涂层的制备具有对基体材料要求不高,对基体破坏很小,涂层组分可调的优点,且制得的涂层能长期使用,但其工艺缺陷也很明显:难以成型大尺寸或形状不规则工件;需要昂贵的设备投入,工艺成本很高。因此,研究成本低廉,性能优良,适用范围广的包覆型高温防护涂层是当前国内外材料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脉冲高温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普通碳钢(A3)为基体,将复合电镀方法与热反应扩散技术相结合,制备镍铝高温防护涂层。因为选用的基材是最常用的普通碳钢,因此,镍铝高温防护涂层的制备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脉冲高温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脉冲电镀镀液,除主盐外,加入络合剂、稳定剂、导电剂及其它试剂,保证脉冲电镀的顺利进行;
b.以被镀工件作为电极,通以脉冲电流,使金属离子在电极上以脉冲方式沉积,形成金属层;
c.将镍包铝粉加入配好的镀液中,搅拌分散15min后,再加标准液到250mL,继续分散5min,然后加热到所需温度,并保持恒温。
所述的一种复合脉冲高温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所述镀液包含:硫酸镍,硼酸,表面活性剂,硫酸镁和氯化钠;加入无先后顺序,加入的方式不限。
所述的一种复合脉冲高温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所述硫酸镍100~133 g/L,硼酸30~40 g/L,表面活性剂0.5~0.8 g/L,硫酸镁9.8~14.7 g/L;氯化钠 10~20 g/L,搅拌速度300~500 r/min。
所述的一种复合脉冲高温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所述脉冲波形为矩形波,频率800 Hz, 占空比 2:1,平均电流密度3 A/dm2。
所述的一种复合脉冲高温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所述镀液中镍包铝粉25~40 g/L,镀液pH值为4.0~5.7,镀液水浴温度为45℃,,反应时间2-6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用脉冲镀镍可获得结晶细致的镍层,能使镍层的空隙率与内应力降低,硬度增高、杂质含量减少,并可采用更高的电流密度,提高镀覆密度,提高镀覆速度。造成镀层致密的原因是脉冲电流中im为平均电流,其峰值电流密度ip达到8A/dm2,高电流密度加快了镍的沉积速度,提高了镍包裹吸附在镀层上的镍包铝粉的能力;另一方面,脉冲电流条件下有效地消除了阴极极化,尽管也出现析氢现象,但是析氢量比直流电镀大大减少,这样就降低了氢气析出过程中排挤吸附在阴极表面或未完全被镍包裹的镍包铝粉颗粒,所以相对直流电镀来说,显著提高了镀层中镍包铝粉的含量。同时由于是脉冲电流,晶粒的形成与成长均匀性致密性也要明显好于直流电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是以被镀工件作为电极,通以一定波形的脉冲电流,使金属离子在电极上以脉冲方式沉积,形成金属层的技术。在水基体系内通过脉冲电流,利用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把电中性的镍包铝粉复合镀到阴极的普通碳钢A3表面。在脉冲电镀镀液中,除主盐外,需加入络合剂、稳定剂、导电剂及其它试剂,以保证脉冲电镀的顺利进行。
配制镀液时,在镀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将镍包铝粉加入配好的镀液中,搅拌分散15min后,再加标准液到250mL,继续分散5min,然后加热到所需温度,并保持恒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7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