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素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8078.4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1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吴豪翔;王彦;胡豆豆;闵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42 | 分类号: | A61K47/42;A61K9/16;A61L15/32;A61L15/44;A23K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杨显俭 |
地址: | 310058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素微球的制备方法,丝素微球可以做为药物缓释的载体。
背景技术
蚕丝丝素由18种氨基酸组成,由丝素制备的材料生物相容性优良,在体内可以缓慢降解,因此丝素微球在药物缓释载体方面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微球形态的丝素材料制备方面,目前已经有乳化(Yaowalak Srisuwanl)、凝固沉淀(Joydip Kundu)、喷雾干燥(Joo-Hong Yeo)、喷雾冷冻-冷冻干燥-交联(Esther wenk)等方法。如公开日为2008年08月20日,公开号为CN101244277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丝素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它采用水/油/水型的复乳技术和蛋白质的自组装技术,将水溶性药物与再生丝素溶液充分混合后,加入到搅拌中含有一定量乳化剂的油相中乳化,再加入有机溶剂搅拌,使丝素变性和结构Β化而形成乳白色结晶性丝素微粒的同时,药物被包埋,经离心除去上层液再加入有机溶剂,让丝素蛋白进一步结晶,药物继续被包埋,再离心除去溶剂和残留油相并收集微球;该丝素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乳化方法。
不同的制备方法的微球在包埋不同药物时的效果不同,释放机理和时间也不同,微球制备方法的设计需要针对药物的特性,目前还没有包埋效率高,药物随丝素微球降解而缓慢均匀的释放,生物相容性优良,适合于包埋和缓释纳米颗粒药物、多肽药物和酶类药物的丝素微球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包埋效率高,药物随丝素微球降解而缓慢均匀的释放,生物相容性优良的丝素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丝素微球的制备方法的特点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在3-10 wt%的再生丝素溶液中加入所需包埋和缓释的药物,然后滴加入2-10 wt%的凝固剂,在80-120转/分钟的转速下缓慢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喷雾入-20℃~-80℃的空间凝结,收集冰微粒,将冰微粒继续在-20℃~-80℃的空间保存2小时以上;然后将冰微粒在0℃~室温下解冻,在0℃~室温下洗除凝固剂,离心或滤网收集得到丝素微球。本发明中的丝素微球具有包埋效率高,生物相容性优良的优点,药物随丝素微球降解而缓慢均匀的释放,药物缓释丝素微球可以直接使用外,还可以复合入生物材料中使用。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所需包埋和缓释的药物为纳米颗粒药物、多肽药物或酶类药物。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再生丝素溶液为家蚕、柞蚕和其他野蚕丝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混合后的再生丝素溶液。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凝固剂为二甲亚砜、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和叔丁醇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本发明在0℃~室温下洗除凝固剂时,采用蒸馏水多次换水浸泡的方式洗除凝固剂。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丝素微球的粒径与喷雾细度有关,丝素微球的粒径呈离散分布,平均粒径在10~1000微米。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丝素微球在0℃~4℃保存待用,或经过低温真空干燥后保存待用,或经过冷冻干燥后保存待用。
作为优选,本发明当所用的凝固剂为水溶性环氧化合物时,将混合溶液喷雾入-20℃~-80℃的空间凝结,收集冰微粒后,冰微粒继续在-20℃~-80℃的空间保存2小时以上;当所用的凝固剂为二甲亚砜时,将混合溶液喷雾入-20℃~-80℃的空间凝结,收集冰微粒后,冰微粒继续在-20℃~-80℃的空间保存12小时以上;当所用的凝固剂为丙醇、异丙醇、正丁醇或叔丁醇时,将混合溶液喷雾入-20℃~-80℃的空间凝结,收集冰微粒后,冰微粒继续在-20℃~-80℃的空间保存24小时以上;当所用的凝固剂为甲醇或乙醇时,将混合溶液喷雾入-20℃~-80℃的空间凝结,收集冰微粒后,冰微粒继续在-20℃~-80℃的空间保存48小时以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包埋效率高,药物随丝素微球降解而缓慢释放,生物相容性优良;药物缓释丝素微球可以直接使用外,还可以复合入其他材料和饲料等中使用;本发明在喷雾—冷冻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不溶于水的丝素微粒,无需再经冷冻干燥-交联;丝素微球内外固化结构均匀,降解缓慢均匀;因在低温下固化丝素微球,固化剂不与丝素和药物反应,这些水溶性的固化剂可以浸泡除去,而纳米颗粒药物、多肽、酶类药物与丝素蛋白有弱结合,被固定住在丝素微球内将随丝素微球降解而释放。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包埋和缓释纳米颗粒药物、多肽和酶类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8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