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辛萃取物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28179.1 申请日: 2013-06-08
公开(公告)号: CN104224874B 公开(公告)日: 2017-07-14
发明(设计)人: 罗朝村;戴佑存;石丽仙;叶怡玲 申请(专利权)人: 虎尾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268 分类号: A61K36/268;A01G1/04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代理人: 姚亮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细辛 萃取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关于一种细辛萃取物及其用途,其可用于促进菇菌类的菌丝生长及子实体发生及/或抑制菇菌类培养过程中的污染菌。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追求健康生活的意识升起、替代补充医学的接受度增加及保健食品的科学验证结果,加速全球保健食品市场的蓬勃发展。从各地区市场分析,发现美国、欧洲及日本为全球前三大保健食品消费市场,另亚太地区则为近年来成长最快速的市场,尤其是中国及印度保健市场,预期将随着当地经济繁荣,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等因素,快速扩张其市场规模。

食用菇菌类为一高经济价值的产品,属低热量且含有丰富蛋白质及维生素,为优良天然的健康食品,目前全世界已不少国家均积极发展与生产(可以参考:庄老达,2003菇类产销现况与辅导措施,农委会推广刊物138)。台湾目前栽种生产的菇菌类有香菇、金针菇、杏鲍菇、秀珍菇、洋菇、鸿喜菇、木耳、灵芝、草菇、高温菇、蚝菇、夏季鲍鱼菇、巴西磨菇、柳松菇、茶树菇、珊瑚菇及猴头菇等,总产值接近新台币100亿元(可以参考:石信德、陈景桐、陈启祯,2011液态菌种于菇类产业之应用,菇类产业发展研讨会专刊:37-45)。惟多样新兴菇类虽已经济生产,但仍有巴西蘑菇、杏鲍菇等产量较低,秀珍菇栽培易受青霉菌污染,樟芝栽培仅止于菌丝体却无法产生子实体等技术瓶颈尚待克服(可以参考:庄老达,2003菇类产销现况与辅导措施,农委会推广刊物138)。根据国外与中国大陆亦有记载或报导多种菇类栽培中会遭受污染菌危害而造成经济上重大损失,其中尤以在菇类菌种制作过程,常造成的污染源,如Rhizopns,Aspergillns,Penicillium,Trichoderma及Chrysonilia等,这些霉菌在形态及特性上并不相同,但其共同点为生长快速且产孢量大,因此,极易造成污染而影响菇菌类生长与出菇(子实体),可以参考Oliver Albert KRUPKE1,Alan J.CASTLE1and Danny Lee RINKER,2003The North American mushroom competitor,Trichoderma aggressivum f.aggressivum,produces antifungal compounds in mushroom compost that inhibit mycelial growth of the commercial mushroom Agaricus bisporus Mycol.Res.107(12):1467–1475,以及Jean-Michel SAVOIE,Richard IAPICCO and Michele L.LARGETEAU-MAMOUN2001Factors in-uencing the competitive saprophytic ability of Trichoderma harzianum Th2in mushroom(Agaricus bisporus)compost.Mycol.Res.105(11):1348-1356。

菇菌类的培养中牛樟芝是属困难度较高的,樟芝又称牛樟芝、牛樟菇或红樟芝,属于多孔科(Polyporaceae)非褶菌目,多年生蕈菌类,其学名历经多次修改后,于2010年Dictionary of Fungi(真菌字典)、MycoBank(真菌银行)称为Taiwanofungus camphorates (Ganoderma comphoratum,Antrodia camphorata and Antrodia cinnamomea属于同义名);但生物保存中心仍采用Antrodia cinnamomea。牛樟芝生长于牛樟树的中空树干内壁或枯死伏倒的牛樟木材阴暗面,子实体有强烈的樟香味,外型呈板状或钟状,表面呈鲑红色,红色面有许多细孔,内有孢子,味极苦,早期台湾原住民食用牛樟芝解宿醉。近代研究报导证实牛樟芝具有预防保护与保护肝脏疾病的作用,如预防酒精性和CCl4诱发的肝损伤,抑制B型肝炎病毒,改善脂肪肝与肝纤维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等,尚有相关文献报导牛樟芝具有抗氧化及抗发炎活性;目前牛樟芝可以人工培植,有液体发酵法、固体培养法和段木栽培法,而台湾对于樟芝菌种开发利用形式包含子实体(以野生或段木栽培的牛樟芝子实体)及菌丝体(以固体与液态培养得到的牛樟芝菌丝体)。

而牛樟芝的培养过程中,容易遭受污染(如遭木霉菌感染)而造成栽培业者损失不赀,过去虽有利用化学药剂作为控制,但亦有二次污染或其它副作用的虞虑。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虎尾科技大学,未经虎尾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8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