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胃病、肠炎、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8739.3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3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98;A61P1/00;A61P1/04;A61P1/16;A61K35/37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朱玉丹 |
地址: | 651600 云南省楚雄***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胃病 肠炎 胆囊炎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胃病、肠炎、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病、肠炎和胆囊炎统属于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胃痛”、“胁痛”、“腹痛”、“泄泻”等范畴。虽然西医对这几种病的病因、病理及诊治差异很大,但从中医方面看胃、胆、肠均处中焦,在经络方面互相联络,从五行来看脾胃属土,肝胆属木,大肠属金,小肠属火,互为生克,这几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方面存在相同之处,同一病因既可引起胃病,也可引起肠炎或胆囊炎,而且也会互相影响。这几种疾病的病因、病机方面多有相同的地方,多为饮食失节、脾胃失调、肝胃不和、肝郁气滞、脾胃虚弱、湿热内生等导致中焦气机不畅而发病。《素问.举痛论篇》说:“寒邪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素问.痹论篇》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胃痛病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肝与胃木土相克,胃与脾,表里相关,故胃痛与肝脾的关系最为密切,且肝脾为藏血统血之脏,而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病初起,多在气分,迁延日久,则深入血分。其病因虽多,但其发病机理确有共同之处,即所谓“不通则痛”。胁痛病因有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胆湿热、肝阴不足等,其病因病机,除气滞血瘀,直伤肝胆外,同时和脾胃、肾有关。腹痛病因有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阳气素虚等,病机为气机郁滞、脉络痹阻及经脉失养。泄泻病因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病机主要在脾胃功能失常。这些疾病为多发病,用西药治疗多为消炎止痛,难以根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中药制备的一种用于治疗胃病、肠炎、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用于治疗胃病、肠炎、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神曲8-12 白芷8-12 乌贼骨4-6 谷芽4-6 麦芽4-6
槐花8-12 重楼8-12 贝母16-24 黄连16-24 白芨16-24
炒元胡4-6 三七8-1 2 生黄芪8-12 大枣8-12 淮山药8-12
茯苓8-12 莲子16-24 白芍8-12 炙甘草8-12 炒黄柏1 6-24
红藤8-12 马蹄香4-6 佛手8-12 柴胡8-1 2 山楂8-12
仙鹤草4-6 青叶胆4-6 青藤4-6 大红袍8-12 鸡内金4-6
赤地榆8-12 香薷4-6 炒川楝子8-12 土茯苓4-6 厚朴8-12 。
所述的制剂为胶囊剂、片剂、丸剂、散剂。
用于治疗胃病、肠炎、胆囊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所述的原料药材按常规方法水提;
(2) 按常规方法制为含水量为1 0%的稠膏,干燥,粉碎至80-100 目,为水提药粉;
(3) 按常规方法将水提药粉制为胶囊剂、片剂、丸剂或散剂。
用于治疗胃病、肠炎、胆囊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常规方法将所述的原料药材粉碎至80-100 目,为药物生粉;
(2)按常规方法将药物生粉制为胶囊剂、片剂、丸剂或散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华,未经张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8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宝石退火用耐火匣具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高血糖、糖尿病的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