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功能聚乙二醇-阿霉素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9332.2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钱军民;徐明辉;胥伟军;柳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48 | 分类号: | A61K47/48;A61K31/704;A61P35/00;C08G65/4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聚乙二醇 阿霉素 偶联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功能聚乙二醇-阿霉素偶联物,其特征在于,该偶联物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n为8~50;x=y,且x为1~3。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聚乙二醇-阿霉素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端醛基聚乙二醇合成:
将分子量为400~2000道尔顿的甲氧基聚乙二醇溶于无水二甲基亚砜和无水氯仿的混合溶剂中,配制成甲氧基聚乙二醇溶液,然后向甲氧基聚乙二醇溶液中滴加甲氧基聚乙二醇中羟基摩尔数2~10倍量的乙酸酐,室温搅拌8~24小时,得到的反应液经浓缩后用冷乙醚沉淀,即得端醛基聚乙二醇;其中,混合溶剂中无水二甲基亚砜和无水氯仿的体积比为(75:25)~(95:5);
2)含二硫键的二酰肼的合成
将含二硫键的二元酸和一元醇、甲苯和对甲苯磺酸加入反应器中,回流反应6~12小时,然后去除溶剂,再向反应器内的剩余物中加入水合肼水溶液,回流反应2~6小时,然后重结晶,得到含二硫键的二酰肼;其中,所加入的含二硫键的二元酸和一元醇的摩尔比为(1:10)~(1:30),所加入的含二硫键的二元酸与水合肼水溶液中的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20~40),所加入的一元醇为甲醇或乙醇;
3)还原胺化反应:
将端醛基聚乙二醇溶于蒸馏水中,得到端醛基聚乙二醇水溶液,向端醛基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加入端醛基聚乙二醇中醛基摩尔数5~25倍量的含二硫键的二酰肼,室温反应4~12小时,再加入氰基硼氢化钠水溶液,反应12~36小时,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在蒸馏水中进行透析,透析后留在透析袋内的溶液冻干,得到端酰肼基聚乙二醇;其中,所加入的端醛基聚乙二醇中的醛基与氰基硼氢化钠水溶液中的氰基硼氢化钠的摩尔比为1:(2~5);
4)双功能聚乙二醇-阿霉素偶联物生成:
在避光的条件下,将端酰肼基聚乙二醇和阿霉素盐酸盐溶于pH值为6.2~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在pH值为7.4~7.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透析,透析后留在透析袋中的溶液冻干,得到双功能聚乙二醇-阿霉素偶联物;其中,所加入的端酰肼基聚乙二醇和阿霉素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5)~(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功能聚乙二醇-阿霉素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甲氧基聚乙二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1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功能聚乙二醇-阿霉素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乙酸酐滴加到聚乙二醇溶液所需的时间为0.5~2小时,冷乙醚的温度为零下10℃~零下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功能聚乙二醇-阿霉素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水合肼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0%-8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功能聚乙二醇-阿霉素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含二硫键的二元酸为2,2'-二硫代二乙酸、3,3'-二硫代二丙酸或4,4'-二硫代二丁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功能聚乙二醇-阿霉素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含二硫键的二元酸与对甲苯磺酸的摩尔比为1:0.0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功能聚乙二醇-阿霉素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重结晶溶剂是由体积比为(3:7)~(1:9)的水和乙醇混合而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功能聚乙二醇-阿霉素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端醛基聚乙二醇水溶液的浓度为2~30mmol/L,反应液在蒸馏水中透析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的,透析时间为2天,冻干温度为零下4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功能聚乙二醇-阿霉素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的透析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的,透析时间2天,冻干温度为零下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3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