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张力控制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9440.X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3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化 |
主分类号: | D03D49/12 | 分类号: | D03D4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2 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张力 控制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艺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织机张力控制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生产过程中采用电子送经的织机需要检测经纱张力,在织造过程中要保持张力恒定是理想的状况,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织造工艺、织物等变化多端,供应经纱的经轴的直径随经纱的供应逐渐减小,经纱变形也无法预估,所以对张力控制是技术难点,一般是采用粗略控制,允许较大的波动范围。而粗略控制张力导致在织机织造过程中,前一周期和后面的周期张力误差大,表现在布面上各个纬纱之间的间隙不均匀,轻者降低布匹等级,重者织物成为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精确控制织机织造过程中的经纱张力,实现张力恒定,保证布面纬纱间隙均匀一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张力控制方法,根据织机运行过程中综框、打纬、停经片抖动、织机振动的运动干扰中精确采集经纱张力的具体数值,将采集的数值经过数据处理算法计算得出真实的经纱张力值,根据真实经纱张力变化控制送经电机的转速和位置,并通过张力控制装置精确控制经纱张力,使其保持恒定。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张力控制装置其结构在于综框末端的3根梁组成三角结构,其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梁为检测梁,处于两侧位置的梁为支撑梁,3根梁的轴心连线构成一个三角形,以检测梁的轴心为顶点与两侧支撑梁的夹角为60°~150°。
优选的,所述检测梁的轴心为顶点与两侧支撑梁的夹角为120°。
优选的,所述支撑梁重合为1根支撑梁。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张力控制方法及其装置使织机运行过程中的的检测值不受后梁移动和综框开合所造成测量误差的影响,实现张力恒定,保持了织物布面纬纱间隙的均匀、一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张力控制方法及其装置中张力控制装置的三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张力控制方法及其装置中张力控制装置的二梁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所示标注为:1综框、2检测梁、3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张力控制方法,根据织机运行过程中综框、打纬、停经片抖动、织机振动的运动干扰中精确采集经纱张力的具体数值,将采集的数值经过数据处理算法计算得出真实的经纱张力值,根据真实经纱张力变化控制送经电机的转速和位置,并通过张力控制装置精确控制经纱张力,使其保持恒定。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张力控制装置其结构在于综框末端的3根梁组成三角结构,其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梁为检测梁,处于两侧位置的梁为支撑梁,3根梁的轴心连线构成一个三角形,以检测梁的轴心为顶点与两侧支撑梁的夹角为60°~150°。
如图1所示,处于中间位置的梁为检测梁,处于两侧位置的梁为支撑梁,3根梁的轴心连线构成一个三角形,以检测梁的轴心为顶点与两侧支撑梁的夹角为120°
如图2所示,处于中间位置的梁为检测梁,处于两侧位置的梁为支撑梁,两侧的支撑梁重合为1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化,未经刘文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4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刺绣机
- 下一篇:纤维混纺针织纱及其生产方法